看大陸官員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常見的口頭禪是“科學發展”、“和諧社會”,“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前兩句是國家意識形態,切合國情,理直氣壯,無可非議。後四句是執政方針,也是有的放矢。問題是,科學發展的根本意義,是生態文明,是可持續發展,是人本身的全面發展和生活幸福,大陸官員是否真正意識到了呢?和諧社會的內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而在一些地方,因政績工程與公民權利發生衝突時,實際體現了多少民主法治精神,擁有了多少公平正義空間,洋溢了多少誠信友愛氣氛呢?
一些地方政府不顧資源、環境和公民權益,一味高喊經濟保八、保九,難道經濟保三保四,就不行嗎?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依然骨頭縫裡刮油地徵稅,這是重民生的善政?市長、縣長們把本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挖掘利用的資源和建設項目,擠在自己任期內大幹快上,美其名曰“政績工程”、“民心工程”,從而撈取升官的政治資本。面對喜洋洋的經濟統計數字,民心到底有多少喜悅呢?當國民經濟滑向官本經濟,所謂“政績工程”都難免背離科學發展觀,所謂“民心工程”都恐難深得民心。
“政績工程”背後,是權力傲慢的魔影。不管大陸官場政治口頭禪多麼動聽,檢驗善政的唯一標準,還是民眾的笑臉。發展經濟的目的,歸根結底是民生。和諧社會的第一要義是民主法治,民主就是要多方位、多渠道向社會收集意見,把公權力真正交給人民,才能迎來社會和諧和安定。摒棄強權,讓公民站立,方是治國安邦之本。而法治,無疑是堅決不容凌駕於法律之上和法律之外的人。
台灣地區官員遇事,總習慣俯首謙卑地“反躬自省”,這就是民主政治的最大魅力。而大陸官員欠缺的,正是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