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廖科莎 廣西南寧 學生
加藤嘉一的敗裂無疑是一座所謂言論高樓的崩塌。這位游走於爭議和贊許的日本年輕人,最終源於“身世”自卑的欺騙,成為劍鋒所指。好似從地基中抽取一塊磚,那些所謂“媒體人”“製作人”“專欄作者”的頭銜,便從高處墜落,砸成一座墳墓。
捏造學歷確實可恥,但北大學生證上的每個字都不能因為東大名分的掃除而更改分毫。當然,筆者並非蓄力質疑北京大學的招考標準,但無疑“高級”學歷支撐起權威的盾牌,甚至竪起高墻。筆者不否認,若非東大和北大的雙料金牌,自己當初也不會留意這位旅居中國的日本人。頭銜原是伴隨時間只增無減的無形資產,令人料想不到的是,無形資產確實會因為“第一桶金”的來路不正而魂飛魄散。令我們遺憾地看到,如今權威的認證和挑戰很大程度受制於學業“出身”的貴賤。
認證權威的標準是什麼?僅僅是重點大學,甚至世界名校的一紙證書,還是盤踞頭頂的頭銜?把權威歸還於權威本身,讓權威擇人,而非人擇權威。權威認證方式的單一直接決定了權威本身的單薄。近年來,外籍人潮湧入中國開拓視野,其中不乏投機分子擴大和捏造學歷,謀取職位。但如此罪責不可一邊倒式地批判。需要深度挖掘的還有滋生此類事件的頑固土壤。若非“學歷至上”作祟,此等蒙蔽之舉亦不至猖獗至此。另一個反面例子體現於留學造假。為拔高自身權威性,中國部分留學生誇大甚至捏造各類包括學術在內的各項資料。據南方周末報道,美國西海岸一所名校甚至一年因資料造假勸退7名中國留學生。據筆者了解,國外學校錄取會綜合評價學生從學術到校園活動等各方面表現,擇優錄取。對於高中校園生活相對貧乏的中國學生,這無疑是一塊短板,故急於翻身的學子們便踏上造假的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