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說,2013-2016年間,重點是體制改革,搞明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各方面做充分的休整,對中國長遠是很有利的。這期間社會融資要發揮重要作用,利率市場化三年左右最好完成,而且必須盡利用民間、市場的力量,不能再搞現在的“銀行借錢+國企主導放貸市場”的假市場化,否則後果嚴重。匯改要大踏步前進,波幅加大中完成自由兌換,資本項目要根據形勢針對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策略,有些區域要快一些,比如朝鮮方面可以完全放開資本項目管制。儘管有風險和代價,但與中國長遠利益看,這些都是小損失。期間盡可能鼓勵和支持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有一下實力的企業外移海外,布局生產基地,將中國現有的優勢做強做實,低端繼續引領世界,同時與匯改相配合,帶動中國資本走向世界,國內外流通渠道打通了,中國經濟不好,資本到國外避險和賺錢,中國經濟需要時祖國一聲令下,帶著成果回家,好好學學老美吧。高端靠自己創新了,事在人為,努力吧!產業轉移中西部要謹慎,內需不啟動大量轉移中西部風險大,同時不利用當前占領海外市場,對維持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很不利。
至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線,目前認為有三個主線。一是城鎮化。這個目前十個人里有九半看好,這反而需要多思考其中的不利面和風險了。比如真實城鎮化率、教育水平,真實就業率等等對城鎮化有重要影響的方面,遠沒沒有想像的樂觀。這不細說了,各種情況綜合上看,太樂觀。估計也就幫頂十年左右。
二是老齡化。以老齡化為主線帶動消費增長拉動經濟。雖然老齡化沒那麼快,但預期有了會對經濟有明顯拉動,老齡化是很明確的,可以預期的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點,至於技術創新在此過程中尋找,不需要太積極,有時太積極也沒有用。儲蓄率上看,也是大體2017年左右下行進入底部,這樣投資也有條件了,官民一起努力,內需+投資雙輪驅動完全有條件。老齡化是不利因素,但完成可以化不利為有利,不需要很長時間,預期一起來,政府一引導,完成可以是正面的因素,怎麼這麼笨呢?腦子不會動動,拐個彎呢!
三是著眼未來國際貨幣體系重建。由美元主導向多元貨幣主導轉變是未來的趨勢,估計20-30年的一個歷史進程。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籃子貨幣將構成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石,與此相對應的是需要一籃子商品組成貨幣的錨,穩定世界經濟。這一籃子商品會是什麼?每種商品目前的估值情況決定了投資價值,也相應決定上下游產業鏈,創造了經濟增長點。比如,黃金肯定不行,估值在頂部區域,趨勢上必跌。糧食重要,誰有越多的土地生產農產品,誰越有利。圈地造工廠和房子越多,可生產農產品就越少,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發言權肯定受影響。不細說,大體思路這樣。
當然,這三條主線不是相互孤立的,應該是相互有聯繫,是一個整體來看。拙文一篇,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