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台韓關係的挫折造成台灣人的“受害意識”
台韓關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因駐台“大使”與蔣介石的私人關係以及台韓雙方反共“難兄難弟”的政治現實而一度十分密切。但這種局面並沒有維持太久。1973年韓國總統樸正熙發表“六二三宣言”,宣布對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開放門戶,開始尋求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台韓關係出現鬆動跡象。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大陸國際影響力的增強,韓國加快了與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的腳步,台韓關係也隨之急劇動蕩。台灣為了穩住韓國這一在亞洲僅存的“邦交國”,不僅在小汽車進口配額和紅參進口等經濟方面做出犧牲和讓步,而且每當韓國向中國大陸示好時,台灣不僅不敢指責韓國,反而不惜撒謊為韓國澄清,生怕刺激韓國。在處理台韓關係時,台灣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有苦自己吞。為了維護與韓國的“邦誼”,台灣人自認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犧牲了太多太多。然而,台灣的犧牲和委屈換來的不是韓國的支持與感恩,而是韓國吃定台灣有求於己,而每每對台灣傲慢跋扈,予取予求,極盡高姿態之能事,直至1992年8月絲毫不念兄弟舊情地正式與台灣“斷交”。
“弟弟”反目,不再認“哥哥”,韓國的“恩將仇報、見利忘義”,讓整個台灣社會充斥著被韓國傷害的“受害意識”。而這種“受害意識”中不可避免的也包含著對韓國人的鄙夷、憤恨、反感甚至是厭惡的情緒。被自己不喜歡和看不起的人超越,這恐怕於任何人都是最受不了的事情。感情上的蔑視與厭惡,是形成台灣人處處與韓國比,最在乎被韓國超越,也最受不了比韓國還差的社會共同心態的重要原因。
三、發展中被超越對台灣民眾微妙的心理影響
雖然現在台灣與韓國的“國力”相差懸殊,但在數十年前,雙方的實力差距並不大,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反而是台灣強於韓國。國民黨將在大陸積累的大量美元和黃金儲備帶到台灣,彼時台灣的整體實力確實優於被日本殖民掠奪四十餘年,又經過三年韓戰破壞的“一窮二白”的韓國。所以在1949年之後,即使雙方的關係由“父子關係”變成了“兄弟關係”,也是台灣是“兄”,韓國是“弟”。
在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台灣也一路遙遙領先於韓國,主要經濟指標都在韓國之上。如台韓的人均GDP對比,1970年為384對275美元;1980年為2315對1674美元;1990年為7850對6129美元。在整體競爭力、經濟創新力等方面,台灣在世界的排名也將韓國甩出幾個身位。經濟上的優勢,讓台灣人面對韓國時充滿自信,台灣觀光客在韓國大把花錢,令韓人艶羨不已的場景曾是台灣社會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但畢竟台灣在面積、人口等基本實力層面上不及韓國,也由於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台灣自身陷於政治惡鬥,更囿於統獨意識而自我封閉,面對大陸市場猶疑不前,這些因素最終導致台灣逐步在經濟上被韓國超越:首先是在經濟總量上,台灣被韓國超過並逐漸被拉開,而後在2004年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人均GDP也首次被韓國超越,輸給韓國1151美元,到2011年雙方的差距拉大到三千多美元。
從全面領先到被全面超越,這種發展過程中雙方地位的逆轉對台灣民眾的心理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台灣人從對韓國自信滿滿,到被超越之後的不服氣、嫉妒,乃至最後信心受到現實越來越嚴重的打擊,而變得焦慮與不安,進而對韓國極為敏感,韓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台灣社會的“神經”, 事事、處處都不服韓國,最怕被韓國超過,也最不願意承認被韓國超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