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全國兩會閉幕至今已滿一月,中央高層頻就國計民生發聲,妙語頻出,如“治大國如烹小鮮”、“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等,舉重若輕、通俗平和,既直面當下內政外交熱點,也折射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自信、個性,不僅國內外輿論廣泛關注,也被普通民眾口耳相傳。
築“中國夢”:每個國人享有出彩機會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3年3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再次談及“中國夢”。
自去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向全中國民眾發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宣言至今,據不完全統計,已先後多次闡述“中國夢”戰略。
——2012年11月29日,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宣示,並莊嚴承諾。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作系統闡述,並9次提及“中國夢”。
——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指出,和平路徑實現“中國夢”。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提出,“中國夢”同時造福世界。
——2013年3月26日,訪問非洲時在坦桑尼亞演講強調,共同締造繁榮世界夢。
新華網刊文稱,多次在國內外不同場合闡述“中國夢”,完整反映出習近平與新一屆中央高層集體的戰略目標和治國理念,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被視為中共治國理政的新指導思想。
言為心聲。所言為所思的外在呈現,彰顯個人情懷。某種意義上講,元首情懷則同為國家情懷。“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一句有情懷、有溫度的話語,往往會凝聚極大正能量。
有分析稱,要實現“中國夢”,發展是核心,民生是基礎,生態須改善,改革是動力,政府要轉型;檢驗“中國夢”實現的唯一標準,是要看每個中國人能否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深化改革:絕非一時起興之論
“治大國如烹小鮮。”
——3月19日,習近平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回答巴西記者“領導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感受是什麼”時稱: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要使明規則戰勝潛規則。”
“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
——3月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整場記者會上,李克強一系列人情味濃厚的樸實言語,表露了其帶領新一屆政府戮力改革的實幹決心,也展現其獨特的個人風格。
“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3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向外界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信號。
十八大以來,全國都在熱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與“中國夢”緊密相連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改革”。上任之初,習近平就以“行萬里路,克千般難”的無畏精神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智慧果敢,在言與行兩個方面,全面詮釋了他的改革開放觀。
履新伊始,中國新一屆班子也向外界傳遞更堅定的改革信號。有分析稱,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也迎來了加快轉型邁向可持續繁榮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亟待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如何通過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等領域改革,實現綠色增長;一是如何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的公共服務投入,縮小城鄉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