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三不”與“歷史定位”正相關
不久前,在兩岸共同紀念汪辜會談二十周年的歷史時刻,馬英九作為台灣最高領導人明確地向兩岸公開作出“不獨”的政策表述,並提“新三不”:“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而且還表示,“我們兩岸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我們共享共同血緣、歷史與文化。”
有人認為,馬英九提“新三不”,不提“舊三不”(不獨、不統、不武)中的“不統”,宣示不會搞台獨或獨台,可能意在為兩岸ECFA後續取得良好談判基礎。當然,這也是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重申與強調,體現了民族大義。
其實,這也是在民族大義上、現實狀況下,在兩岸關係上持漸進,而不負歷史的“定位”吧?
三、看重“歷史定位”的馬先生今後任內可能、或應如何作為?
應該說,接下來,馬先生是會、是應該:不能不考慮——以低民調,如何領導國民黨在明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二合一”大選中獲勝?因為,這也與馬先生的“歷史定位”極為有關。
因此,馬先生應該也會在提高民意支持度上做好文章的,而不是還不多考慮短期民調低,主要著眼長期,甚至為長遠而不惜犧牲相當的民調。
例如,切實解決或至少對解台“悶經濟”有起色;少做、不做明知會影響民調的事;更注重做好有利於提高民意支持度的事;等等。
這裡還想說,應該注意到:馬先生2008年競選時提出2012年前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曾獲得高度支持(但勝選後這個政綱有“跳票”?);2011年競選連任時馬先生又提出十年內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支持度也隨之提高到61%(不過,後因民進黨的杯葛等人們知道或其他未必了解的原因,而高設門檻,簽訂和平協議之議,好像是沒有再放在“桌面”、而放回“抽屜”了——但同時,支持度也下降了)。
可見,在兩岸議題上,什麼事十分有利於提高民調?——改善兩岸關係,建立兩岸可長可久、不可逆轉的和平與發展的關係,是也!雖然其也有內、外的不少掣肘,但此於“歷史定位”與“提高民調”皆有作用,應該是不能不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