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日本財務省8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國債、借款和政府短期債券在內的國家債務達1008.628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46萬億元),首次超過1000萬億日元大關。按債務占GDP的比重看,日本已經達到247%,穩居世界首位。據財務省推算,到2013年度末政府債務將達到1107萬億日元規模。《日本經濟新聞》比喻說,若將債務平均,相當於每個國民背負792萬日元的債務。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高負債是否可能引發金融危機,還是無需憂慮,甚至另有蹊蹺?
據環球網報道,日本政府國債1981年超過100萬億日元,2000年突破500萬億,今年突破1000萬億,增加的勢頭還在繼續。日本媒體分析認為,今年年初安倍第二次執政後,推行“安倍經濟學”,這項舉措包括金融緩和、財政出動、成長戰略這三個部分。其中財政出動就是借錢以圖實現恢復經濟景氣。這使得政府借款增加,從3月末的991萬億日元增加到現在的1008萬億日元。其中,國債830萬億日元,從銀行貸款55萬億日元,政府短期證券123萬億日元。日本大地震災區重建需求也使政府持續增發國債,用於日本大地震重建的“復興債”為11.114萬億日元。此外,造成高負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高齡化的社會保障負擔在增加。日本目前65歲以上的高齡者有2560萬,占總人口的20%,醫療、護理等社會保障支出是29萬億,比1990年翻了一倍,占整個財政支出的31%。
1947年,日本首次國債發行額超過稅收,這後來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原因,於是日本政府制定《財政法》,禁止發行赤字國債和禁止日本銀行承擔赤字國債。可是1965年赤字國債的發行重新抬頭。1990年因泡沫經濟導致稅收增加,國債發行為零。但1994年國債發行重新開始,年年增加,直至今日。1998年小淵惠三內閣發行國債40萬億日元,到2008年償還期限到來時,曾經被認為發生了國債危機。為避免這一危機,政府採取了借款換款等對策來處理。
有媒體分析認為,日本實施赤字財政以後,快速的經濟增長並未對財政產生壓力。轉折點是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近20年間經濟沒有走出低谷,稅收從1992年的60萬億減少至2012年的42萬億,而支出卻從69萬億增加至100萬億。2009年以後連續4年國債發行超過40萬億,幾乎和稅收對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