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2020年前,中國將有1億左右農民工受益於戶籍改革,定居城市完成市民化。
新華社報道,這批比德國人口還多1000多萬的人遷往何處,是涌入大城市還是安居小城鎮?面對這一全新的歷史性考驗,中國的答案是:通過實施差別化戶口遷移政策,以期達到進城農民工梯度轉移。
7月30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佈,提出到2020年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這份迄今為止最為詳盡、全面的戶改大綱承繼了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戶籍制度的要求,再次明確了中國將根據人口規模和綜合承載能力,實施差別化的戶口遷移政策。
具體來講就是,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按照《意見》:城區人口50萬至100萬為中等城市,100萬至300萬為大城市,5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意見》細化不同城市的落戶條件,主要以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以及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為落戶要求。
中國城鎮化高速發展多年後,東部一些城鎮密集地區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地區的城鎮化潛力有待挖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聚集產業和人口不足,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人口壓力偏大,與綜合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加劇,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日益嚴重。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表示,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這個政策是非常明確的。目前一些特大城市尤其是千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壓力很大,已經消化不了,不能再擴大人口規模,增加新的負擔。
大量外來人口涌入使得北京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捉襟見肘。資料顯示,2011年北京市常駐人口2018萬人,比1990年增加87%,其中外來人口達742萬人。北京人均土地面積不足全國平均水準的六分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準的十分之一。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政府設立差異化的落戶條件是基於兩個主要考慮,一是中國城鎮化需要促進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的發展,二是規模越大的城市落戶成本也越高。
從1995年起,重慶彭水縣龍射鎮大地村村民劉勇就一直在廣東等地打工。2010年,劉勇一家3口將其農村戶口遷到龍射鎮上,還花了13萬買了一套新房。 “我也嚮往大城市,但要在大城市安家太難。”劉勇說。
2010年,廣州市區的新房均價已邁入萬元時代,以他的收入,在廣州買房無異於天方夜譚。
而作為中國兩個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之一的重慶於2010年8月就啟動了戶籍制度改革。截至目前,重慶已有近400萬轉戶農民,其中7成左右選擇了小城鎮和區縣城,餘下地選擇了重慶主城區。這表明,生活成本低廉、居住便利的小城鎮是農民轉戶居住的首選。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全國農民工總量是2.69億,外出農民工已經達到了1.74億。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教研部副主任張孝德教授表示,將合法穩定住所、職業作為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就是要保證轉戶農民在城市中已有穩定工作和住房,避免重蹈一些國家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貧民窟”“失業潮”等覆轍,緩解社會矛盾;同時,也只有形成階梯式入戶通道,才能避免轉戶農民“一窩蜂”進城,加劇“城市病”。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根據統計,大約有50%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分佈在縣級市和地級市。中國將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條件,夯實中小城市的產業基礎,加強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來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