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日前在香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王平攝) |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記者 林艷)國台辦前副主任、浙江大學台研所所長王在希日前在香港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習馬會”可能性、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遲遲無法推動的原因、未來一年兩岸關係的發展預測、以及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執政前景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
解決兩個問題 “習馬會”還有希望
近來,台灣方面公開表示希望能夠在今年的APEC上促成“習馬會”,這再度掀起了兩岸對“習馬會”議題的關注熱潮。對此,王在希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雖然進入了65年來最好的和平發展時期,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實現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對兩岸同胞以及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都是一件振奮的事情。
王在希說,兩岸雙方對“習馬會”都有意願,因此習馬會有一定希望,但也存在相當的難度。他分析指出,實現“習馬會”兩個最主要的困難在於身份和場合問題。
首先,身份問題。王在希觀察表示,目前“習馬會”大陸比較能夠接受的是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進行黨對黨的見面和商談。這在過去也有先例,包括1945年毛主席和蔣介石的會見,2005年胡錦濤和連戰的會見。但目前台灣方面在身份問題上並沒有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堅持要以行政領導人的身份見面。這對大陸來說,很難接受,因為這樣的見面客觀上很容易導致“一邊一國”的問題。
其次,場合問題。王在希說,如果能夠確定以黨的領導人身份見面,可以選擇的場合就多了。除了國際場合不適宜外,其他比如金門、廈門也是很有意義的地點。而且,介於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馬英九也認同中華民族。馬英九也可以考慮在4月5日清明節帶團到西安祭拜黃陵,在西安或途徑北京的時候進行“習馬會”,這也是非常有創意。退一步說,在香港、澳門或者第三地會面也未嘗不可。至於台灣所堅持的“APEC是最佳會面場合”,他認為,大陸是不可能會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