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十次出訪體現的外交戰略與理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8:24:56


當地時間7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瓦那接受古巴政府授予的“何塞·馬蒂”勛章。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勞爾·卡斯特羅為習近平佩戴勛章。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2014年10月1日,新中國迎來了65周年華誕。回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積極運籌外交全局,因應國內社會改革、國際體系變革的現實需要,融合中華傳統文化、新中國外交傳統的大國特色,逐漸形成了富有時代氣息的外交戰略與外交理念。 

  國際格局與中國坐標 

  國際在線報道,習近平外交戰略與理念,與當今國際格局和中國發展階段息息相關。 

  新中國誕生於“二戰”之後的雅爾塔國際格局之中。1945年初,在商議中國問題時,美國和蘇聯達成妥協:中國全境成為美國可自由通航與通商的勢力範圍;蘇聯則在中國東北享有特權,繼續占有旅順港、大連港和中東鐵路。於是,中國成為美蘇兩霸瓜分勢力範圍的犧牲品。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通過籌劃外交戰略,利用美蘇之間的激烈矛盾,先是“聯蘇抗美”,之後“聯美抗蘇”,一步步打破了美蘇在中國建立勢力範圍的原有企圖;冷戰落幕前後,鄧小平領導中國啟動市場化改革;今天,中國不須仰他人鼻息,成為“二戰”後建成完整工業體系的少數發展中國家之一。 

  然而,在由弱變強的同時,新的問題已經湧現:一些大國對於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並不歡迎;一些發展中國家亦充滿疑慮,質疑中國是否會重蹈霸權的覆轍。 

  因應當今中國所身處的歷史坐標和國際坐標,上任近兩年來,習近平主席不辭勞苦,迄今已完成10次出訪,足跡遍及亞、非、歐、北美、南美五大洲的28個國家,以大範圍的地理位移勾勒出一幅彰顯國際格局的地緣大地圖,以新思維的話語表達建構起體現中國特色的外交總戰略。 

外交實踐:中國國際身份的變與不變

  自2013年3月至今,短短一年半中,習近平主席的足跡遍及美、俄、歐等大國,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等周邊國家,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

  上述出訪布局,體現出中國國際身份的變與不變:一方面,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中國勢必調整自身角色,協調與其他大國的雙邊關係,消弭彼此的認知誤區,協商更多的全球議題,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另一方面,中國必須堅持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定位,以鮮明表態和實際行動,化解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種種疑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