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超越新加坡計劃終成泡影
柯文哲高票當選台北市長後受訪時提出,要讓台北市在8年內超越新加坡。目前,新加坡的GDP為3千億美元,台北市為900億美元,相差2倍多,絕對數雖然并不很多,但整個台灣的GDP才有4900億美元,與新加坡的差距更小,如果考慮到新加坡近10年來的GDP平均增幅竟達8.36%,而台灣才不到5.1%,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保證能够完成超越新加坡的任務,柯文哲表示一個細節都不能錯,認真幹好四年。剛上任台北市長就口無遮攔,在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的時候,否認“九二共識”就沒有了兩岸合作的基礎,沒有大陸的合作台灣經濟發展將無從談起。所以注定八年超越新加坡的計劃只能是泡影和聊以自慰的嘴炮而已。
“九二共識”是客觀存在的不容置疑
隨著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以來,兩岸事務性往來越來越密切。其中,“兩岸公證書的使用問題”和“兩岸掛號函件遺失查詢及補償問題”日益突出。為此,1991年4月台灣方面派出“海峽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長文來大陸探討如何處理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由於涉及兩岸司法及行政問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唐樹備4月29日上午會見陳長文時提出處理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應遵循的原則,并指出:兩岸要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就如何促進兩岸關系,如何處理兩岸交流之間的一些具體問題初步談了一些看法。之所以唐樹備要談“一個中國”的問題,是因為台灣當局在台灣島內有關統一的文件中是承認一個中國的。唐樹備提出: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希望能得到台灣方面積極的反應。
1992年8月1日,台“國統會”舉行第八次全體委員會議,通過了如下結論: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1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1949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
1992年11月16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就“有關繼續進行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商談的函件”致函海峽交流基金會,就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做出確認。海協會的口頭表述要點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該函還附上海基會增列的第3項口頭表述文字。1992年12月3日,海基會函覆海協會,對達成共識未表示異議。從以上兩會來往的信函中可以看出,雙方的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這就是現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的歷史真身。
在2008年兩岸兩會開展正式協商後,台灣民進黨在大肆鼓吹不存在“九二共識”的時候,有記者詢問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是否存在“九二共識”時,江丙坤說:“九二共識”確實存在,而且有兩岸的信函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