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位台灣大學生對當前兩岸關係的想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9 09:25:45


  黃中 (台灣 大學生)

  期盼中國大陸當局多認識與體諒台灣人的民主價值、本土認同、主體意識,也希望高度尊重並正視台灣認同強化的趨勢,近些年來,台灣年輕一輩的台灣認同增長,也已是不可逆的潮流。
 
  故兩岸的問題應跳脫"統獨”,而是就如何妥善的維護並提供台灣在國際法上人格之參與空間和機會,避免並減輕台灣人民對於被邊緣化與喪失國際尊嚴的擔憂與對中國大陸相應的反感,反過來強化了台灣內部的團結,以及要求台灣獨立自主的力道。台灣人對於大陸認知感受的良窳,尤其是青年世代,是與大陸在國際外交對中華民國的打壓與統一壓力成正比的。所以我們兩岸應該跳脫”統獨框架”來思考台灣存在的事實;因為在統獨框架下,台灣議題只會是個死結,如此談兩岸青年統合與認同方有較適切友善的氛圍。

  現在吾人想闡述與探討怎麼在二元選擇的桎梏里探詢、發展第三選擇的路徑;大家或許應該把龐雜的兩岸議題,以個人的方式帶到檯面上來討論。兩岸青年的交流與互動也應如此。藉由共同歷史、文化與語言的連結,應可擴大並廣化民間社會透過有效且健康的活力展現與相互來往的質和量之提升,來推進文明價值的統合。因為敝人認為,如果要達成一項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必須先要產生情緒與個人的密切連結;因為真正的敵意化解都是從單一的個人關係開始。當雙方青年都不願意認識彼此時,就會把對方過度簡化,甚至只朝著自己的鏡子觀看;如果各位只以我所歸屬的團體-我的政黨、我的國家、我的宗教…等,來看待我自己,我們就永遠不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與豐富複雜的身分,也無法看清另一方人民身分的豐富與國情的複雜。而且當我們把彼此的需求讓步給尊重與同理心時,和平鞏固方能逐漸發生,一起生活與必須相互理解的新鮮空氣,就能創造更多同理連結的機會。在普是的價值信仰中如民主、法治與人權,尋找與未來聯結的共同橋梁,走向主動積極且豐足富饒的第三選擇途徑。意謂著我們可以分享,可以一同建立充滿想像的新形態兩岸關係。這就是既充滿希望又互重的綜效心態下,在下所要探索的和平與復興兼具的建設性循環。

  再來談談台灣本身對於中共的意義,多數台灣青年們恐怕並不完全明白。一般人皆以為中共想要『解決台灣問題』,只是一個『主權』或領土之爭,或是國共內戰的遺緒;而稍有國際觀的人,以為台灣就是中美日三國亞洲戰略鬥爭的棋子,也就是所謂第一島鏈之爭。這兩種理解方式導致台灣,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就用『主權獨立』或『聯美親日』的姿態來對應來自中共的壓力。其實倘若台灣社會對於”大國政治”的歷史多一些了解,也會意識到:自甘作為大國的棋子的策略,也並非長久之計。而台灣人如果能理解、認識中共內心深處對於『台灣問題』的真正恐懼,或許就可能開啟統獨之外的利三選擇。台灣之存在所以能夠威脅到中共的一黨專政體制,原因其實與台灣無關,而在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台灣,與中美兩國所共同設下的局有關。在兩蔣及毛鄧時代,人們猶可說海峽兩岸是軍事敵對或政治對峙關係,但今天的台灣社會中恐怕沒有一個人認為那還是兩岸關係的本質。如果說今天兩岸之間還有敵對或競爭的氣氛,那完全是因為中美雙方都把台灣當成戰略旗子在使,台灣這一方是被套進局中的。台灣想的不是推倒共產黨,現在、將來都不是;台灣當前要的也是主流民意,只是不參與被中國共產黨所統治的行列。中共若也能理解並善用這真實的一面,不但可以在內部改善中共執政的合理性,並在外部化解與美國的衝突,進一步鞏固中國的世界地位。

  一語道破,統獨議題在台灣是個假議題,其實也只是個選舉議題。所謂統派,不過是一群情感上不願意切割中國歷史的人。而所謂的獨派,不過是一群憎恨國民黨的人。所以重點是陸方必須以理解、同理的態度看待“中華民國”,它是一中性且包括在一中架構內涵里的平衡舵,在此前提基礎上,我人建議以中華文化的傳承暨發展與政治文明的共同構建,作為保持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內在持續連結的鍊帶,據此塑造也鋪成兩岸有意義政治關係開展之底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