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著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聚焦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20-10-24 09:29:15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新的時代課題催生新的思想理論,新的思想理論破解新的時代課題。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的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必將有力指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一、科學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遠考量

  經濟日報發表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劉光明執筆文章表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在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基礎上提出來的,彰顯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大勢的戰略智慧。

  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著眼長遠、把握大勢,以辯證思維看待這一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從國內看,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繼續發展具有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在創新能力、農業基礎、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還有一些短板弱項。從國際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隨著外部環境和中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中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客觀上有著此消彼長的態勢。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這些新情況表明,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事實和內在趨勢。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順應這一趨勢的積極作為,需要通過深層次變革來加快這一趨勢和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當前,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順應國際經濟聯通和交往的客觀要求,我們就能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二、深刻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

  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意蘊深厚、內涵豐富,我們要認真學習、悉心體悟,努力把握其中蘊含的精髓要義和基本要求。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當前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產。要加快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和生活服務業恢復到正常水平,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還要認識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