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網評:共享機遇,進博“朋友圈”持續擴容
來源:海外網 作者:欒雨石
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特殊背景下,這場如期而至的東方之約尤顯特殊和不凡。為此,海外網推出系列評論“世界經濟復甦的進博機遇”。此為三評。
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聯盟大會隆重舉行。會上,第四屆進博會展區圖正式公布亮相,29家展商集體簽約第四屆進博會。中國搭台、世界合唱,進博會進一步助力世界經濟和貿易復甦與發展。
回望過去,進博會連續兩屆成功舉辦,向世界交出亮眼“成績單”。據統計,前兩屆進博會累計進場人次逾171萬,累計意向成交1289.6億美元,參展企業深切感受到中國市場機遇。每年短短6天的展期只是對全球好物的集中展示,截至目前,上海共誕生56家“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和制度體系已形成,通過這些平台的專業服務,全球商品、服務和技術得以無縫銜接進入中國市場。從6天展期到365天駐守,“永不落幕的進博會”帶動效應和溢出效應持續釋放。
正是因為參展企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以及中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和廣闊前景,本屆進博會“磁力”不減。來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參展企業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超70%,更有數十家企業已連續簽約未來三屆。而在進博會7.2H展館的新品發布區,眾多“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正密集上演。肯尼亞廣播公司網站積極評價進博會的重要作用和吸引力,強調中國有著世界最大市場,進博會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展示產品、洽談業務、拓展中國市場的良好平台,非洲企業也將從中受益。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進博會作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在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漸凸顯。通過這一平台,各國企業可以更多看到中國的機會,與這一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零距離”接觸。不同於分散式的一般貿易,進博會匯集了各國優質商品,在這個巨大平台上可以輕鬆實現“貨比百家”,極大提高了貿易效率。諸多“新朋友”“回頭客”齊聚本屆進博會,表明這些企業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前景,希望在擴展中國市場中捷足先登,爭相利用好進博會這一“近水樓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