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媒體報道,去年12月以來,至少有無錫、青島、福州、蘇州、珠海等多個城市發布落戶新政策,紛紛降低落戶門檻。
這些新政策有何特點?首先,力度大。比如福州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等限制,實現了落戶“零門檻”。其次,有新意。比如蘇州探索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租房即可落戶,是不是挺新鮮?
對於一座城市的實力、競爭力,人們一再強調資源配置能力。城市是人的聚合,人正是最值錢、最緊俏的資源。能否吸引人、留住人,尤其是年輕人,至為關鍵。當前,不少城市面臨勞動力和人才供求的拐點,或總量上供不應求,或結構上急需優化,或二者兼而有之;與此同時,隨著新業態的興起,“人才”二字的內涵也愈發多元。落戶門檻一降再降、政策“新意”迭出,早已是趨勢使然。
那降低落戶門檻,將改變什麼?一方面,“複合”吸引力。不可否認,城市“搶人”屬存量博弈,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但此消彼長,自有其意義。正所謂“人才者,求之則愈出”,“求”的誠意不只體現在門檻上。調查顯示,影響勞動者選擇的因素先是居住成本、工資收入,落戶反在其次。近年來,各地“搶人”不息,在落戶門檻降低之餘,爭相增加就業機會、完善公共服務等,這本身就是一個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增強城市吸引力的過程。
另一方面,引導、激勵。落戶政策從來不只是針對增量。對存量勞動者而言,降門檻也是一大利好。沒有大專學歷的,“充電”考一個;看到城市對技能人才青睞有加,那就堅定走好技能這條路……城市與人,如水和魚。落戶政策調整,如拋下一顆石子,總能激起層層漣漪。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夏振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