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共享經濟在不斷發展。有專家表示,共享經濟最初共享的是閑置物品,但實際上,閑置勞動力和時間也可以共享,即將“有閑”變現。從這個角度上說,“幫忙經濟”的服務提供者其實正是在共享自身的經驗、專業和勞動,在陌生人之間形成了一種互惠互利。
當然,不必諱言,“幫忙經濟”也在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諸如哄睡、聊天、代掃墓等較為私人化且需要參與者情感投入的服務,不時產生道德層面的爭議和糾紛,諸如代發虛假內容進行宣傳、代刷單、代寫論文、代罵人等則涉嫌違法,需要監管部門及時出手。
任何新事物、新模式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毫無瑕疵,“幫忙經濟”也要經歷難以繞過的發展陣痛。重要的是,相關各方對此應有清醒的認知,要通過努力、規範、協作,促進“幫忙經濟”實現幫忙不越界,真幫忙而非幫倒忙甚至成為“幫凶”。
針對相關服務內容,網絡平台要加強管理和審核,積極完善舉報、售後等服務機制,聯合有關部門下架不當服務,並給予相應懲戒;監管部門要通過制定相應的行業規範和標準,對其進行合理引導和監管;消費者也應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審慎,對相關服務人員的資質和業務能力有所判斷,避免錯付了信任和金錢,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對那些已然觸犯法律法規的行為,相關部門更須及時出手予以糾偏、遏制。
實際上,一些企業已經在瞄准、深耕“幫忙經濟”,一步步將產品和服務做大做強。面對這些精准對接市場需求的新業態、新模式,相關方面也要給予必要的幫扶、支持和引導。
應該意識到,未來,“幫忙經濟”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也將帶來諸多新的就業機會與新的消費體驗。我們期待,在各方努力護航、規範、“校准”之下,它能為經濟社會發展、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實現貢獻更多力量,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