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的出席人員可以看出,雙方是非常重視這一場兩岸退休大使歷史性的會面。周文重大使語重心長的表示:“沒預料到現在能夠這樣坐在一起”,事實也的確如此,對於了解兩岸外交鬥爭史的人而言,他們也會認可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進程而言,更是巨大的一步。
北京與會者的觀點
會議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就當前的國際格局、亞太情勢與兩岸涉外事務進行對話交流。
有關國際與亞太格局的情勢變遷,是了解目前兩岸涉外事務的背景因素。與會者大都同意國際格局已有變化,大陸地位日益重要,由西方近三百年來所主導的價值與規範體系目前受到挑戰。美國做為超強的地位雖然仍暫時存在,不過,近年來因為中國大陸影響力上升,逐漸朝向力量均衡的交往模式前進。中共與美國之間對於“合則兩利、鬥則兩害”已有高度共識,從小布希公開反對法理台獨始,中共與美國關係至目前為止處於和諧狀態。由於雙方對抗的代價太大,中共與美國雙方開始著重“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設。在亞太情勢方面,大陸引言人均表示關切目前東亞複雜的情勢,並期望兩岸能在南海與東海釣魚台問題上共同合作,包括石油勘探、海洋資源開發等,以及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在海洋的權益。台灣方面的代表也分析了美國對亞洲再平衡戰略的緣由,並對亞洲國家的回應戰略做了深入的分析。
(一)兩岸應有四點共識
有關兩岸涉外事務是此次研討會的重點。周文重大使的開幕致詞(全文請參考中評社1月12日的網路報導〈周文重:兩岸涉外協商不是洪水猛獸〉)與朱祖壽大使對大陸的立場做了清楚的表示。
首先,大陸方面充分了解台灣人民對於涉外事務的關切,認識到能夠妥善處理此事才能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穩定和平發展。不過,大陸方面也表示,涉外事務是一高度複雜、敏感的議題,需要兩岸貢獻智慧、耐心。
其次、大陸方面認為對於涉外事務的處理,兩岸應有四點共識:第一、堅持“一個中國”,不論是用“一個中國原則”或“一個中國框架”表述,兩岸的國際參與不應形成“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一個很好的基礎。第二、大陸方面認為,透過協商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兩岸不宜在涉外事務上單打獨鬥,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如此可以避免兩岸的內耗。第三、大陸方面表示,有關兩岸涉外事務的處理應該依照“尊重現狀、個案處理、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等原則。大陸與會者認為應該針對各種不同國際組織的不同性質,個別處理。以“模式化”的處理方式,例如台灣方面希望以WHA的“觀察員”模式,或WTO的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的“經濟體”模式參與其它國際組織的觀點並不現實,也是行不通的。大陸與會者認為,由於每一個國際組織均有其自己的章程,做為國際組織的成員,中共也必須按規章行事。第四、大陸方面不贊同兩岸關係與涉外事務脫勾,涉外事務與兩岸關係無法分開單獨處理。認為兩岸應該自行協商解決涉外事務問題,不要透過外面力量來處理。
(二)對如何處理涉外事務的看法
至於兩岸應該如何處理兩岸涉外事務。大陸方面的與會者表達的看法有下列幾點:第一、希望兩岸之間“增加接觸、加強對話、促進了解、增進互信”。充分肯定此次“夏合會”的召開,認為此次會議是雙方制度化接觸的一個好的開始,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大陸方面表示北京對於我爭取免簽證並未阻撓,反而是樂觀其成;在台灣的對外經貿事務方面,大陸也沒有反對台灣與新加坡、紐西蘭等簽署FTA的談判。在正式的邦交方面,有外國要求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時,北京均予以擱置。以上種種均是大陸善意的表示。
第二、北京希望台北方面能夠就兩岸涉外事務一事,務實協商,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大陸方面認為台灣方面目前對於參與國際組織一事,均係個人或籠統性的意見,缺乏具體的主張。北京希望台北方面能夠提出更具體的意見。例如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均為政府間組織,參與的方式有一定的規定,不宜籠統表達看法。
第三、大陸方面表示,希望未來能夠“開通渠道、建立機制”。認為現有的海基海協兩會機制對於推行兩岸經貿交流貢獻很大,未來兩岸涉外事務如果亦能有專門的機制與渠道,對於雙方的溝通與協商都會有幫助。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的李義虎院長在引言時,主張應參考大陸成功的“增量改革”,即“在存量不變的情況下,以漸進增量改革的方式”發展經濟的作法,也提出了兩岸涉外事務亦應採取“增量改革”的思維及作法。李院長認為,增量改革的前提在於“存量”不變。對兩岸來說,存量就是過去的基礎,比如“一中”,比如台灣目前所享有的“事實治權”等;增量就是從存量基礎上再擴大,例如以前大陸叫“一中原則”,現在叫“一中框架”,不管是叫架構或框架,都比過去更寬容,更有彈性。
總體而言,大陸方面出席者在此次會議中所表達出對兩岸涉外事物的基本立場有四:第一、確定基本原則,即必須在“一中框架”中運作;第二、有關台北方面參與國際組織必須符合每個國際組織現有的章程。換言之,北京無法片面決定台北的國際參與。第三、主張兩岸應儘快進入政治性協商,否則北京也無法在國際空間上做重大讓步。第四、兩岸涉外事務問題宜由兩岸自行協商,最好能夠儘快建立溝通的專門管道。
台北與會者的觀點
針對北京的發言,台北方面的與會者表達出個人的看法。曾任外交部長的程建人大使首先在開幕致詞即表示,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兩岸不能迴避政治性的議題,國際空間是台灣民眾普遍關心的事,兩岸應以最大的智慧與誠心來處理。在思考兩岸國際參與問題時,兩岸不要再墨守舊規,而應以創新的概念或模式(model)來思考,如此才能夠讓兩岸關係從目前的和平相處走向發展、互惠,與統合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