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倍勝選的日本民意風向
1993年日本眾議院選舉,戰後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首度未獲過半數席次,結束了長達38年的一黨獨大。這一次,儘管選情和台灣相比真的冷到不行,跟近期東京大熱天的氣候感受落差很大,友人說這跟日本經濟衰退有關。從街頭固定看板架上的競選人頭海報可以看出,政黨和鬥大的名字是首要放到最大,甚至不惜遮住臉面的一部分,可見影響日本人投票行為的政黨政治之重要性。日本NHK和地方電視台競選政見節目中,以議題討論為主要取向,而不是互揭瘡疤,或是抓到安倍的某一個語病,然後痛罵個幾天幾夜!議題的關鍵字是“安倍經濟學”、“扭曲國會”、“修憲”等等,當然也有很多抽象的概念。
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在參議院選舉中,一如選前的預料,取得壓倒性勝利,兩黨佔據參議院過半數議席,總算終結了朝野政黨分控眾參兩院的“扭曲國會”局面。但是,安倍晉三若要執意“修憲”讓日本建軍成為“正常國家”,則右派保守聯合執政的政黨必須同時在參眾兩院都取得過2/3的席次,目前不僅席次不夠,日本朝野政黨之間、聯合執政的兩黨之間和各個政黨內部對於“修憲”共識之凝聚,還有待日後觀察。
日本的選舉制度和美國、台灣都不同,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也和眾議院選舉制度看起來很像,事實上在許多方面是極為不同的。選舉制度專家、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王業立教授,在他深獲政治學同業與學生、讀者所肯定,點閱率極高的臉書上分析說:“參議員總共242席,其中區域議員共146席,分為47個複數選區,每個選區選出2至10席,選制是SNTV。另有96席政黨比例代表,全國為一個選區。參議員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選一半。因此今年將改選73席區域議員與48席政黨比例代表。區域議員將由47個選區中選出,每個選區選出1至5席。目前共有29個單一選區,與18個應選2至5席的複數選區。參議院選舉採並立制,政黨比例代表依d'Hondt式分配席次。沒有雙重候選制,亦無惜敗率的設計。基本上,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係採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NTV-MMD)加上頓特式(d'Hondt)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式選舉制度(MMM)。”這種選舉制度使得日本的多黨、小黨有存在的選票空間,也反映日本民意的多元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