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霸權衰落型戰略欺騙:削弱崛起國鞏固霸權正當性
http://www.CRNTT.com   2024-06-26 11:57:00


圖1:(經美國“戰略欺騙”後)國際局部體系的變化
 
  2.錯誤知覺:兩岸的過度自信

  為達到戰略目的,美國會刻意造成兩岸的錯誤知覺,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拜登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承諾,使得台方恃寵而驕、更加冒進、挑釁。戰略清晰承諾,可以包括美國海軍的台海通行、美國國會相關議案提及台方次數、美國對台軍售。同時,還需要注意美國方面的隱蔽性突破底線的方式,例如美國高級官員訪台、線上會晤、發言提及等形式。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對承諾的否認及戰略模糊的回歸,可以使陸方對於解決台灣問題的緊迫感上升,更加不能容忍台方的挑釁。雖然拜登政府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但其對戰略模糊的回歸,在“一中”問題上打擦邊球,體現在其對原本投入與戰略清晰的改口與撤回。2021年8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科爾寧(John Cornyn)在推特上稱,美國在台灣駐軍三萬人,隨後又刪除推文。⑨2021年8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聲稱,台灣和阿富汗“有著根本不同的情況”,似乎暗示如果台灣遭到攻擊,美國將保衛台灣。幾個小時後,美官員緊急降溫稱,拜登說錯話了,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3.間接效應:兩岸矛盾激化

  因此,美國造成台灣與大陸雙方的矛盾激化,台方更加冒進、陸方更具緊迫感,美國藉此得以獲得消耗中國崛起、緩解美國霸權相對衰落的間接效應。台灣方面的冒進,表現在台灣外事部門與美國活動頻繁、美國在台協會相關的活動。陸方的緊迫感表現在外交部與國台辦的聲明、社交媒體對台動武的呼聲,以及軍機、軍艦繞台常態化。

  自2016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軍戰機、海軍艦艇繞台灣島巡航、遠海長訓次數大增。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於2018年4月的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進行“繞島巡航”訓練,是針對“台獨”分裂活動所展開的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出動多型多架戰機繞台灣島航行,“錘煉提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⑩自2019年3月31日,兩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殲-11戰鬥機飛越所謂“台灣海峽中線”上空起至2021年十月為止,解放軍軍機繞台頻率劇增呈“常態化”。⑪根據台當局統計,2020年解放軍軍機繞台(台南空域)超過380架次,截至2021年10月4日當日,56架解放軍軍機進入台“防空識別區”,這是台灣當局自2020年開始公開報道此類活動以來的最高數字。

  解放軍軍機繞台“常態化”不僅僅是警告美方應遵守其承諾、尊重一個中國原則,更是利用實際的非戰爭軍事行動向台當局示警,陸方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隨著解放軍軍事實力的增長、現代化與智能化,此類型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增加亦表明了陸方愈加具有緊迫感、對“台獨”勢力不能容忍。

  4.小結:緩解相對衰落-削弱崛起權力

  美國使用戰略欺騙造成兩岸的錯誤知覺,一方面,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承諾,使得台方恃寵而驕、更加冒進;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對承諾的否認及戰略模糊的回歸,可以使陸方更具緊迫感、更加不能容忍台方的挑釁。因此,台海由此可能發生衝突,美國也有機會能藉此消耗中國。美國扮演調停者,不僅能獲取相關利益如對台軍售以及國際聲譽,更重要的是同時也能平衡中國崛起,延緩自身被趕超的時間、延緩衰落,維持自身霸主地位。美國在該區域的戰略行動,獲得的收益遠大於成本。

  (二)案例二:美國在烏克蘭區域的戰略行動

  這一部分的研究以2021年末、2022年初美國在俄烏問題中預警的案例為切入點,探討美國對烏克蘭、北約諸國、俄羅斯的戰略欺騙。

  2021年末至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美國當時都在說俄羅斯即將進攻烏克蘭,在俄烏爆發戰爭前,美國做了數次戰略預警。

  除戰略預警外,美國還使用戰略威懾處理烏克蘭危機,但沒有太明顯和實質的表現,或是不足以威懾到俄羅斯。例如,2021年11月,美國軍艦在黑海部署,俄羅斯國防部稱之為“對地區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威脅”。⑫2022年1月5日,首批2000名新部署的美軍駐歐洲士兵抵達德國和波蘭,參與加強北約東翼防禦行動。⑬美國警告俄羅斯不要繼續進犯烏克蘭,否則會付出“嚴重成本及後果”,例如美國額外施加經濟制裁、美軍在北約東部成員國增兵、繼續幫助烏克蘭。⑭

  當然,這些戰略威懾當中也帶有一定的對烏克蘭的戰略保證,因此,對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行動的研究還需要看到美國對烏克蘭的戰略保證,但保證與威懾有一定的關聯性,美國的威懾如果未能成功,保證也大概率無效。

  1.掩蓋意圖:預警與渲染

  美國對烏克蘭戰略保證的同時,美國在北約的勢力擴大。2022年1月26日,美國與北約以書面正式回絕俄羅斯所提“北約不東擴、烏克蘭不加入”立場。⑮同時,戰略保證還包括在對俄羅斯威懾過程中帶有的保證行動,以及美國直接對烏克蘭的武器裝備投入。美國境內的軍人進入預備調遣狀態,做好進駐東歐地區北約成員國的準備,⑯美國與其他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給予武器裝備上的支援。

  總之,美國的預警失敗、對俄威懾失敗、對烏克蘭保證失敗(即使沒有同盟條約保證,但期間發出的信號有保證意味),美國這一系列失敗,從表面上看,是其在維護秩序的過程中聲譽受損。但在整個俄烏衝突過程中,美國的行為值得注意。一是為什麼美國大肆預警、渲染俄羅斯的威脅?二是在俄羅斯真正進攻之後,美國為何卻未有投入軍隊的行動、付諸有效的威懾與保證?最為重要的是,三種戰略行為結合起來都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敗,勢必導致美國的聲譽受損,而且這種損失或許比不使用戰略預警、威懾或保證更大。或許在2022年2月24日之前,美國也並無十足的把握俄羅斯會進攻烏克蘭;或許美國的軍事投入也並不主要是為了威懾俄羅斯;或許美國對烏克蘭的保證並沒有聲明上那樣堅定。

  美國這一表面上可預見的失敗,或許另有所圖,美國的真正目的可能是藉此次俄烏衝突機會,進一步加強自身在北約乃至全球秩序中的霸權正當性。

  2.錯誤知覺:北約、烏克蘭的恐慌

  我們將美國的具體行為放在具體的系統內分析,如圖1中所示,俄烏衝突事件共有三個局部國際體系變化。在衝突爆發前,體系如圖1a中所示,對於烏克蘭來說,伴隨之前的烏克蘭革命,親西方勢力主導烏克蘭政治,西方勢力與烏克蘭的互動使得烏克蘭向北約靠攏,但在俄烏衝突之前,烏克蘭境內仍有親俄區域,例如之前加入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地區,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且在衝突之前烏克蘭也未加入北約。對於北約來說,美國的戰略預警,在既有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的矛盾基礎上,加深了北約諸國對俄羅斯的恐慌。總之在此體系中,美國、北約諸國、俄羅斯、烏克蘭各方的自主性相對較強。

  在衝突爆發後,如圖1b中所示,基於之前美國的戰略預警給北約諸國帶來的恐慌,以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帶來的影響,北約及西方國家採取了比之前更為積極的行為以制裁俄羅斯。對比之前美國一直抱怨北約中的歐洲成員國對北約不盡心盡力,在保衛歐洲的事業中,美國付出太多,而歐洲盟友卻付出不夠,美國的戰略預警使得北約諸國更加團結在美國周圍,北約在2022年2月25日舉行峰會,決定啟動多國聯合的“快速反應部隊”,投入防衛北約國家。⑰2022年2月26日,美國政府與歐洲國家一道開始對俄羅斯制裁。體系中,烏克蘭與俄羅斯開始戰爭對立,北約更加依賴美國,但美國、北約表面上並未直接參與到俄烏軍事行動之中。

  預期在衝突結束後,如圖1c中所示,烏克蘭境內的不同勢力倒向美俄一方,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與俄羅斯的對峙更為明顯。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烏克蘭將會通過和談成為中立國家、跳出美俄之間的戰略博弈,但局部的國際體系仍然是兩方對峙。三種體系的對比而言,隨著以美國為首的陣營與俄羅斯的對峙,對峙之前曾保持較大獨立性的行為體如北約、烏克蘭,進一步靠攏到美國陣營,與俄羅斯對峙。

  [圖1:(經美國“戰略欺騙”後)國際局部體系的變化]

  3.間接效應:團結在美國周圍

  總結而言,這國際關係系統的演變過程中,美國的行為包括對俄烏衝突的戰略預警、對俄戰略威懾、對烏戰略保證。三者在直接效應方面對美國的戰略聲譽,在歷史記錄上有損。

  然而,三者從間接效應的角度來看,戰略預警失敗,卻加深了北約與烏克蘭的恐懼,北約各成員國因此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團結在美國周圍,參與對俄制裁,且團結趨勢不斷上升,例如啟動“快速反應部隊”,首次應用於威懾與防禦目的,又如拜登的聲明“北約將繼續向那些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並有朝一日可能尋求加入我們聯盟的歐洲國家敞開大門”,再如在俄羅斯反對後拜登又大談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的可能,⑱以此劍指俄羅斯,加劇對峙。戰略威懾方面,即使未能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但北約對俄羅斯的威懾進一步延續並增強。戰略保證方面,即使未能派遣軍隊保衛烏克蘭,但美國與北約歐洲盟友之間的相互保證加深。此外,這些行動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溢出效應,使得歐盟國家,包括法國、德國、意大利,以及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瑞士等國家紛紛響應美國的號召。間接效應方面,美國的這些行動,進一步加深了親美陣營內的團結,在北約體系甚至是全球盟友體系範圍內,加強了其霸權正當性的存在。

  如果僅僅是為了直接效應,那麼從理性選擇考量,美國是不會採取一系列的戰略預警、威懾和保證的,因為上述行動一旦失敗,直接效應帶來的是聲譽和利益受損。因此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行為,直觀的解釋難以符合理性選擇考量。所以,我們需要從間接效應來考慮美國的選擇,美國正是利用了系統中的間接效應,表面上是幫助烏克蘭威懾俄羅斯失敗了,實質上是為了加深陣營對峙,加強其霸權正當性存在。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