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來華訪問並舉行新一輪中英總理年度會晤,繼續打造中英“黃金時代”,同時也借此塑造“全球化英國。”
從1968年英軍自蘇伊士運河以東撤出以來,英國就失去了全球大國的地位,此後英國就只關注歐洲的安全問題。但從通過公投決定退出歐盟以後,英國就開始考慮如何恢復此前的全球化大國這一地位。正是出於這一思路,英國開始對亞太地區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同時加強了與該地區的中國和日本的全面合作。
英國提升與中國的關係,始於特雷莎•梅首相的前任卡梅倫執政時期,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確定雙方共同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隨後中國得以在英國建設核電站,而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率先加入亞投行,從而推動了眾多歐洲國家相繼加入,為亞投行的正式啟動開了一個好頭。
然而,我們並不諱言中國對特雷莎•梅首相就任後某些對外舉動所可能傳遞的錯誤信息保持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其去年訪日期間表示今後將派遣航母“巡航南海”,全面加強與日本的防衛合作,而與此同時由中國投資的核電站一度被擱置,由此顯示出中英關係的複雜性。中國希望英國能三思而後行,注意上述舉動可能產生的負面因素。
就英國與日本的關係而言,早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兩國就開始加強安全領域的合作。當時日本已在甲午戰爭中大獲全勝並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接下來當然想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的各種權益。但當時的沙俄同樣也對中國虎視眈眈,當然無法容忍日本在中國“贏家通吃,”想從中分得一杯羹。而日本則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於是雙方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對當時的全球超級大國英國而言,它也不希望看到沙俄向中國和中東地區擴展其勢力範圍,但限於當時的英國本身在南非陷入“布爾戰爭”中,無暇他顧東亞地區。作為後起的新興國家日本願意阻遏沙俄勢力,對英國來說當然是正中下懷,於是英日兩國很快就走到一起,1902年就簽署了結盟條約,這樣歐亞大陸兩端的兩個島國,就為瓜分世界而成為盟國。兩年後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在英國的支持下贏得了這場戰爭,遏制了沙俄勢力的南擴。此後英日同盟條約又兩次延期。
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和對外擴張勢頭,引起了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頭號大國的美國的高度警惕,而英美關係是全球性的,英日關係只是局部性的,因此英國只能“忍痛割愛”,於1923年廢除了與日本的同盟條約,隨後在二戰期間日本悍然對英國開戰,兩國遂成為敵國。這再一次印證了英國勛爵帕麥斯頓的那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遠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