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北約需要反省自身的行為
俄羅斯侵略的直接後果是給烏克蘭人民帶來毀滅性的悲劇,冷戰後的秩序也是一個犧牲品。在這次入侵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許多觀點就已經見證了秩序的崩潰,其中最重要的是普京的野心,但美國的不光彩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對53個國家的民意調查發現,美國被視為比俄羅斯和中國更大的民主威脅。
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未能幫助建立包容性秩序。相反,華盛頓炫耀美國的力量,就像它在將北約擴大到前蘇聯衛星國時所做的那樣。而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在破壞規則秩序方面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美國的形象。
冷戰後的第一個重大事件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在聯合國獲得蘇聯的支持,以對抗美國在巴格達的昔日夥伴薩達姆。然而,美國的勝利以犧牲俄羅斯為代價。2003年以美國為首的毀滅伊拉克的戰爭在沒有聯合國支持的情況下,以虛假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公然違反國際準則,激怒了包括普京在內的許多人。2011年,北約在對利比亞採取行動方面得到了俄羅斯的默許,但遠遠超出了其授權範圍。美國繼續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上違反國際準則提供庇護,並支持以色列吞並戈蘭高地。特朗普還單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協議。
雖然我們的重點必須從幫助烏克蘭和抵制普京開始,但現在美國和北約也需要反省。
對印太戰略的影響
拜登政府剛好在兩周前發布了其印太戰略,如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迫使美國將全部注意力轉移到歐洲。
儘管烏克蘭危機直接影響歐洲安全,但其影響將波及整個印太地區。中國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效仿俄羅斯強勢攻擊任何鄰國。然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公開戰爭的意願(此前還令人難以置信)將令亞洲決策者在決定增加自己的國防開支、尋求美國的安全保證以及加入多邊安全聯盟時產生壓力。批評華盛頓對該地區“軍事優先”的做法的人,以及呼籲在印太戰略中加強經濟組成部分的專家,現在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與加強台灣等地的防禦和威懾能力的聲音競爭。韓國舉行總統選舉,候選人對國防和安全問題的立場現在可以令選民進行權衡,因為他們看到了俄羅斯炮兵和戰鬥機轟炸烏克蘭的場景。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展開,印太戰略可能在美國退而求其次。然而,在中國展示自信,和北京在亞洲發表關於主權的主張之後,歐洲的衝突將影響亞洲政策制定者對自身安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