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記者 樂國平編譯)美國密蘇裡大學學者Joseph Solis-Mullen於3月16日在歐亞評論網站上發文,批評美國政府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對華貿易戰,主要原因是這些政策並沒有真正減少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且導致了美國的通貨膨脹,他呼籲美國放棄保護主義政策。以下是原文編譯:
雖然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在特朗普上台後才人所皆知,但其實美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在貿易自由化方面走回頭路了。拜登成為總統後在很大程度上繼續追隨特朗普的腳步,民意調查顯示,兩黨受訪者普遍支持“購買美國貨”倡議和其他保護主義措施。儘管對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使得保護主義有了更多說辭,但仍有足夠的數據來判斷保護主義政策是否應該繼續下去。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美國正在失去與中國的貿易戰。在特朗普任內,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比奧巴馬和小布什的時期都要多。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支持者可能會反駁道,特朗普離任時,美國的赤字比他上台時要小。然而,這一數據可能具有欺騙性,因為用馬克吐溫的話來說,謊言分為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
那麼真實的數據是什麼樣?正如《經濟學人》報道的那樣,美國的進口商已經創造了方法來規避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高關稅。這些手段,包括利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將大規模進口的貨物拆分成達不到徵收關稅標準的小批量貨物,嚴格意義上講,這不違法,但意味著當前的貿易逆差可能被低估了近20%。
由於這些中國商品仍在進入美國,加之美國的供應鏈已經非常擁堵,以及高通脹,因此美國需要擱置無效的保護主義政策,因為即使選民發自內心地普遍支持保護主義政策,但他們更不希望見到物價飛漲,而且選民們通常不會將兩者聯繫起來。毫無疑問,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加劇了通貨膨脹,使已經擁擠的供應鏈變得更加擁擠,且令進口商浪費了不必要的時間和資源來逃避重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