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儘管中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但人民幣作為貨幣的重要性與2015 年的最高位相比幾乎沒有提高,當時它達到了全球第四位。
為什麼中國占全球GDP的14%,人民幣卻只用於全球交易的2.7%,2015年發生了什麼?
人民幣是全球經濟大國中發行的唯一一種具有資本管制和固定定價的貨幣。因此,任何持有人民幣的人都面臨著突然貶值和無法自由使用人民幣進行支付的持續風險。
而這正是2015年發生的事情,那一年中國央行宣布人民幣大幅貶值。
由於資本管制和固定定價,人民幣不是美元的替代品,更有甚者,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更加激進。二十年來,中國貨幣供應量的擴張是美國的數倍,全球對人民幣的需求明顯下降。
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中國大型石油公司也青睞使用美元進行國際交易。查看上證商品指數(即所謂的石油人民幣指數)的未平倉合約,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在全球石油交易中的使用極為有限。
中國龐大的黃金儲備不到其貨幣供應量(M2)的0.3%,其3.35萬億美元的龐大美元儲備幾乎無法彌補其外匯負債。
如果其他國家(尤其是拉丁美洲)的石油和大宗商品生產商接受中國的貨幣,那是因為他們與這個亞洲巨頭獲得了巨額債務承諾,而不是出於實際儲備貨幣使用的原因。
任何接受人民幣而不是美元的大宗商品生產者都必須知道,資本管制和固定價格是非常重要的威脅,而且沒有真正跡象表明中國央行會對此做出改變。
現實情況是,人民幣具有法定貨幣的所有負面因素,比如大量印鈔、缺乏真正的支持、央行削弱購買力的動機。而美元、歐元和英鎊的好處則是自由且浮動的定價、法律保障投資者安全以及開放的金融體系。
沙特阿拉伯可能會在其石油出口中使用一些人民幣,但現實情況是,沒有管制的貨幣才是其他法定貨幣的真正替代品,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出現使這種差異更加明顯。央行數字貨幣是偽裝成貨幣的監控,其大規模印刷、侵蝕購買力和控制交易的風險遠大於傳統貨幣。
沙特阿拉伯可能會轉向黃金或加密貨幣來避免美元濫發風險。但該國基本上不會用一種封閉且安全性較低的貨幣,取代印刷量大但開放且安全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