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成功的喜悅讓印度決策者陶醉了,他們試圖向西方陣營靠攏,以創造一個更有利的“合作”矩陣。出於自身利益追求平衡政策並沒有錯,但在這種情況下,這一戰略存在根本性缺陷,因為它還基於俄羅斯注定會輸掉烏克蘭戰爭的觀念。印度當局根據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爭初期遭受的軍事挫折得出了倉促的結論。“這不是戰爭時代”這一著名言論就是這種超現實主義觀點的典型代表。
當然,印度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的否定讓美國感到高興,而且全球輿論都認為印度正在與俄羅斯“保持距離”。這段美印兄弟情持續了近一年,直到2023年中,俄羅斯軍隊以消耗戰的絕妙策略重返烏克蘭戰場,粉碎了基輔的“反攻”,最終奪取了主動權。
與此同時,發生了三件事。首先,越來越明顯的是,全球南方國家正在全力拋棄美國,轉向中俄軸心,這當然讓印度陷入了困境,因為它也渴望成為南方的領導者。其次,西方關於烏克蘭的敘述開始出現邊緣化,歐洲和美國出現了“戰爭疲勞”的跡象。第三,最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對直線下滑的中美關係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從6月起,美國高級官員開始敲開北京的大門,尋求兩國關係的更大可預測性,並促成了中美元首會晤。
可以說,自去年11月舊金山峰會以來,中美關係氣氛有所改善。但這一轉變給德里帶來了附帶損害,削弱了印度作為華盛頓“制衡”中國的價值。奇怪的是,遠東地緣政治的轉變也恰好與當前因涉嫌印度陰謀殺害美國和加拿大公民而爆發的激烈爭端同時發生。
俄羅斯意識到美印兄弟情正在南下,開始拉攏莫迪。上個月,普京對莫迪給予了高度讚揚,稱莫迪拒絕“受到恐嚇或被迫採取任何不符合印度和印度人民國家利益的行動”。
新德里預計,到2024年,美國將陷入國內政治泥潭。隨著中美緊張局勢緩和,印太戰略被擱置,美國沒有理由討好印度。儘管如此,這並不是印美關係傳奇的結束。一旦下一屆美國政府就任,德里將重新努力收拾局面。毫無疑問,對於印度精英來說,美國仍然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並且華盛頓肯定會做出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