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舍近求遠,本身就違背經濟規律。更何況,因為體制、文化的不同,台灣企業遠赴美國投資,往往不如去大陸那麼如魚得水。遠水解不了近渴,富士康在美投資進展不利已經是一個活生生的事例。
從美國政府議程的優先順序來說,台灣同樣被擺在遠處。拜登政府上台後,優先是重振國內經濟。來自兩黨的反全球化政治壓力,使得拜登無意在短期內展開對外經貿談判,也可能不會馬上重回“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即便拜登重談貿易協議,優先必然是美中經貿協議--第一階段協議要不要繼續?第二階段協議談判要不要開始?中國大陸能給美國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台灣大太多,美國犯不上為了台灣,失去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會。即便美國重新加入TPP,面對已經表態積極考慮參與CPTPP的北京,有心加入的台灣若不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又有多大的機會呢?美國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
美國太遠,更重要的含義在於,遠水救不了近火。無論是經濟上台灣想以擴大美國市場,來彌補失去的大陸市場,還是軍事上萬一台海發生戰爭,台灣想依靠美國干預來保衛台灣,都是如此。美國有其自身的利益盤算,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台灣的利益,不會為了救助台灣而自我置身火海。即便想救,也因為太遠,來不及。
既然如此,民進黨當局何必為了“反中”而死心塌地當棋子呢?可悲的是,為了向美國表忠心,蔡政府以開放萊豬做姿態,但在可見的未來,實質性的收獲尚在未定之天,馬上就要付出代價是--讓台灣人民吃瘦肉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