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前,以奧巴馬總統對利政策講話為標誌,美對中東戰略雖繼續保持“低姿態”,但似乎正悄然進入一個更加積極作為的新階段。這一轉變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從先前的“變中求穩”向“穩中求變”的方向轉變。從國內因素考慮,為防止在大選之前被扣上“丟掉中東”或者“錯失機遇”的帽子,奧巴馬只有主動引導中東變局,迎合國內各派的口味與期待,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搶占先機。在國際層面,美國既要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優勢地位,規制外部力量(如歐、俄、中等)對中東的介入和地區大國(如沙特、土耳其、伊朗)的壯大勢頭,又要在國際舞台上充當“人權衛道士”和“和平守護者”,強化美國的道義權威和領導地位,只有主動引導局勢,才能體現“領導風範”,並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
所以,我們看到,儘管奧政府內部在軍事介入利比亞一事上有分歧,但最終還是“干預派”占了上風;儘管美國在姿態上非常低調,但在軍事打擊利比亞過程中卻出力最多;儘管看起來美國比法、英等國更為“超脫”,但在推動聯合國形成對利決議的過程中,美國的積極程度一點都不必歐洲國家遜色;而且,儘管安理會決議只是授權設立“禁飛區”和“保護平民”,但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很快就從中引申出卡扎菲必須下台的目標。尤其是,結合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在該地區推行的一些舉措,如一直利用非政府組織對中東國家實施基層民主改造、努力謀求非洲司令部真正落戶非洲、積極推動蘇丹“一分為二”、在索馬里等地加緊反恐和“打盜”部署等,令人不禁聯想到這一連串動作背後所映射出的大戰略考慮。
由於國際格局的轉型和美國地位的變化,也許奧巴馬政府不會再像前任布什政府那樣提出意氣風發、雄心勃勃並明示於人的大中東戰略。但這並不必然意味著奧巴馬政府沒有一個針對中東地區固有特點和最新形勢發展的相對完備的大中東戰略。也許,戰略目標的模糊性、戰略手段的精巧性和戰略運籌的隱蔽性,正是奧巴馬政府一直奉行的“巧實力”戰略在中東的具體體現。當然,中東形勢複雜多變,國際國內制約重重,奧政府正在謀劃中的這種帶有進取色彩的中東戰略有沒有推展的可能,以及有多大推展空間,並不完全取決於美國決策者的單方面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