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伊朗核博弈 遊戲重新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7 00:35:55  


 
  而誰能在新一輪核博弈中占據上風,歸根到底取決於誰手中的底牌更多、更硬。

  從美國方面看,幾年來,美國為壓服伊朗,已經嘗試了武力威脅、經濟制裁和外交談判等所有辦法,但至今不見效果。而由於深陷兩場戰爭泥潭,加上金融危機衝擊,美國已然是內外交困,對伊朗失去了“將強硬進行到底”的底氣和實力,不得不軟化立場,嘗試通過接觸辦法解決伊核問題。這種政策調整從布什後期就已開始,到奧巴馬時期更趨明顯。

  奧巴馬上台後,在中東大幅進行戰略收縮,尤其是從伊拉克逐步撤軍,以便將“反恐”重點轉移到形勢吃緊的阿富汗戰場。而伊朗是美國能否從中東成功解困的關鍵環節。奧巴馬就認為,美國對伊朗政策是解開中東困局的鑰匙。伊朗問題能否解決,不僅事關伊核問題本身,而且關係到美國在中東的其他外交遺產能否盤活。因此奧巴馬一改布什時期有先決條件談判的傲慢立場,放下身段,同意與伊朗進行無先決條件的直接對話。在今年6月伊朗大選爭端中,美國雖為伊朗死敵,卻謹言慎行,沒有過分插手伊朗內政。內賈德在爭議中就職時,美國也承認其為“民選領導人”。這一切顯然是給未來交往預留空間。

  相比之下,伊朗儘管是弱勢一方,而且因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下跌衝擊,抵禦國際制裁的能力有所下降,但總體看,伊朗仍是弱中有強,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等幾乎所有美國關注的熱點問題上,都握有與美國叫板的好牌,因此其比美國戰略態勢更主動,更有耐心等下去。這點內賈德看得非常清楚。他公開稱,“西方需要伊朗,甚於伊朗需要西方”。

  耐人尋味的是,伊朗拒不改變強硬立場,但又不斷向美國搖動橄欖枝。奧巴馬當選後,內賈德馬上致信祝賀,表達期待緩和之意。內賈德第二任內閣也包括多名在西方接受教育的部長,並留任了相對溫和的外長穆塔基。這次又積極回應六國和談倡議。顯然,伊朗是在待價而沽,等待美國政策發生重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