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日的社論說,馬英九日前說,兩岸若簽署ECFA,不會涉及政治,協議書序言裡面,不會提到“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字眼。這是馬英九上任推動兩岸政策以來,一再宣示的主題,即不涉政治。這很符合馬英九的作風,即不尋求爭論,不招惹綠營,但求從經濟面和文化面經營兩岸關係,而且更著重經貿實效。然而弔詭的是兩岸簽署ECFA,可能不涉及政治?馬英九說得沒有錯,在協議文中可以沒有任何涉及政治的字眼,但不可能沒有政治效應。
社論說,馬英九說得好,兩岸就ECFA簽定的協議書不會有“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字眼,但“一個中國”有很多表現形式,馬英九反台獨,就是“一個中國”的表示,而且這可以和對岸形成默契,至少可以反映在兩岸的外交休兵。至於“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就目前兩岸接觸條件言,則未免言之過早。至少兩岸都公開訴求“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在現階段但求“求同存異”。
如果就這個思路觀察,兩岸要走向政治談判桌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這一部分當然談不上涉及政治與否的話題。
然而,ECFA當然不可能僅及於東協加一和加三的關稅優惠、兩岸的經貿效應,而且事關台灣經濟前途,要說這些和台灣政治沒有關連,誰曰能信?身為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很清楚經濟搞不好,要想競選連任必存在極大風險,避險的最佳策略,端視整體經濟的體質能否禁得起金融風暴,並在最短期限內恢復選民信心,而這至少要能維持一個能持續成長的基本面。這原是很簡單的道理,盱衡台灣目前的處境,馬英九的最佳選擇除開ECFA外,幾乎難有其他更佳的替代方案。
社論說,就綠營而言,誓死反對ECFA幾乎也是唯一的選擇。陳水扁案讓綠營行情慘跌,能和藍營對抗的話題不多,反ECFA既可強化反中和台獨立場,又可號召因ECFA而受累的產業和相關產業工人。綠營所以力主要為ECFA舉辦公投的思維也出於此。蔡英文為公投批評ECFA透明度不足,不經意地透露出:“政府唯一做到的就是透過兩岸議題的炒作,炒作股市,讓股市出現一種暫時性的、短期性的榮景。”在金融風暴肆虐下,台灣股市的兩岸效應當然係來自ECFA,後續效應那有可能與政治無涉?
若再慮及年底地方三合一選舉對綠營並不樂觀,綠營大概也只能訴求ECFA公投以期製造話題,帶動綠營選舉熱度。
民進黨中央包括蔡英文在內,堅決開除參與兩岸國共論壇的許榮淑和范振宗,著眼點即在ECFA的即將到來,在此之前絕不能出現黨內同志為ECFA背書的情況,而這也是民進黨非要通過中執會召開意識形態法庭不可的緣由。
ECFA在相當程度上已是島內朝野攻防的重點,而且會隨著選季的到來而升溫,這些爭論當然涉及政治。光就綠營言,ECFA愈成功,對台獨訴求的壓力愈大。其所關切的不是台灣經濟的未來,而是兩岸會因ECFA而加速聯結。台獨訴求當然會因此更受擠壓,更見邊緣化。
ECFA所以無法形成朝野共識者,從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報告各有不同評價為例,出於主觀意見者其實集中於對大陸市場的態度,對大陸市場依賴程度的政治評價。
ECFA當然有利有弊,對部分敏感性產業帶來的衝擊當然更具政治效應,也有必要作出政治考量。藍綠的選擇差異也就很明白了,這些都是所謂不涉政治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