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全球化戰略還是將傳統海權國家利益包含思考,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
中評社╱題:中國的全球化概念形成與實踐 作者:王崑義(台灣),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中國全球化戰略,是一種發展的過程。通過主體性的理論認知,觀念與力量轉變,全球化建構路線圖,逐漸形成中國全球化模式的內涵。中國的全球化路線圖,規避了美國3T戰略,特別是在推動“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國也避開跟美國進行陸權與海權之爭,即使非走海權之路,也衹是循著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路線,而沒有跨入美國領域的太平洋,所以中國的全球化戰略還是將傳統海權國家利益包含思考,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壹、中國全球化概念的形成
儘管從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每10年都會遇到一次亂流,但是中國堅持走向全球化道路的決心卻不變。而中國全球化概念的形成是在西方已有的全球化模式下,中國提出對自身有利的發展道路。正如中國學者張幼文所說:“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是一場嚴峻的挑戰,中國需要全面思考自己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可稱為全球化發展戰略。……(中國)需要一個國家的整體戰略。”“中國崛起在全球化和複合相互依賴加深的背景下,……極大地擴展了中國的戰略議程。”所以,中國設定“全球化戰略”與堅守全球化旗幟,正是中國在面臨亂流時能夠闖蕩過去之因。
正如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演講指出:“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在開放中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2018年中非峰會上指出,“中國堅持走開放融通、合作共贏之路,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把自己囚於自我封閉的孤島沒有前途。”中國提出“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實現經濟全球化發展再平衡”的見解與行動,其範圍已經超越區域經濟進入經濟全球化的領域。
一、中國全球化概念的出現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借用全球化理論研究有三個階段,包括以評介型研究為主導的理論學習階段;以經驗型研究為主導的理論深化階段;結合中國經驗的理論創新階段,本文以下將加以綜合評述。
全球化進入中國的眼簾,應始於1980年代中期,研究關注應是1990年代後期,普遍鋪陳與反思則是2000年之後。中國學者在這個階段中,積極關心全球化議題的研究與探討,主因是中國加入WTO。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發展,需要大量理論工作,提供決策者尋求全球化戰略思辨擬策之用。
事實上,“全球化是一個人類歷史的轉變過程,其基本的特徵是,在經濟整合的基礎上,世界範圍內產生一種內在、不可分離的和日益加強的相互聯繫,所以全球化也是一種資本主義的延續,也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的代稱”,全球化更是不可逆轉的一個過程,“一個以即時的(realtime)跨越邊界的巨量金融流動運作方式,正促成全球統一的資本市場出現”,中國在這個趨勢下,加入全球化發展已經無可避免。
全球化發展過程的推動來自“科技革命”、“國家或跨國公司的發展戰略”、“技術、戰略、行為體”之間互動所形成。中國是否能將全球化理論消化為自己的國家客觀理論樣式進行發展,將是決定中國在推進全球化戰略能否成功關鍵之處。
當然,經濟是全球化推展的動能,本質也就是生產要素跨國際界的自由流動,或是經濟全球化的制度本質過程。全球化也就是通過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形塑相對應制度建構的過程。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定義:“全球化不僅包括資金、勞動力和資本的全球流動,也包括文化、意識形態領域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化發展。”這也說明了全球化發展,已經由經濟性質向多學科,多層面擴展。全球化是一個多向度過程,這不僅衹是全球化在多領域、多層面上發生,……參與者是多元的;全球化是統一性與多樣性並存的過程。
全球化也出現兩種價值觀對應的內涵存在,即它既是國際化,又是本土化;既是普遍化,又是特殊化;既是民族化,又是世界化;既是分散,又是融合,全球化是一種真正的對立統一。主要原因是制度與現實的反差,全球化具有超地域性,但國際間仍以具有地域限制的主權國家所組成,以及全球化實踐過程所形成的不平等發展的事實,決定了全球化兩種拉力存在。
對中國而言,相對重要的是逆全球化的觀點,避免推動全球化而落入陷阱,不可自拔。
所謂逆(反)全球化,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所形成的反作用力,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推行,造成各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發展中國家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對已開發國家而言,在比較利益原則下,跨國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生產製造外移,勞動就業機會下降,中產階級向貧富兩端移動,財富分配不均,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也在全球各地發生。
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學者在理論上也在進行轉化,畢竟西方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明顯弱勢,而包括中國在內……則有可能抓住機會,乘勢而起。中國界定自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何把西方的全球化理論變成自己的理論,這是過去20幾年來大量引進全球化理論之後,中國學者努力在轉化的方向。
例如,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利用加入世貿組織迎接挑戰,積極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知識經濟,防範經濟安全影響,抵制西方的文化侵蝕等,都是走向全球化的操作。
而有的學者則從美日經濟摩擦的經驗,提醒中國決策者,微觀經濟摩擦、宏觀經濟摩擦、投資摩擦、制度摩擦、技術性貿易摩擦共存的現象。他們建議應擴大內需作為確保中國經濟可持(永)續增長的長期發展戰略。有的則提出中國模式原則,認為“和諧社會的目標是一個重要的指導原則;國家政策的基本指向,公正應該被置於效率之上,……效率問題應該可以更多留給市場解決,……最終突破新自由主義的局限”。
因此,全球化理論在中國多年的發展,已經滲入中國的觀點,中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對於自己的身份比較具有清晰的識別,對於全球化挑戰也有明確的認識,簡單的說,中國是屬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地位,相對西方國家而言仍處於弱勢力量;全球化是機遇也是挑戰,加入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是必要的選擇;新自由主義主導的全球化過程,具有不平等性的缺陷,需要突破新自由主義的局限;中國進入國際領域,將參與微觀、宏觀、投資、制度、技術等經濟議題上的競爭;擴大內需保成長;抵制西化政治和文化侵蝕。
二、全球化經濟力量的生成
1979年鄧小平指出,“由於底子太薄,現在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很貧窮的國家之一(該年的GDP263.70美元)。”離鄧小平的評述,至今已經有40年之久,中國如何能從如此貧窮的情勢轉變為今天的倡議者地位,鄭必堅認為其方法是通過“全局出發,對國際國內因素作綜合考慮的大戰略研討……”。
大戰略的用語與西方大戰略的定義並不相同,在中國是強調內部與外部的綜合判斷與行動,具有了整體性質的戰略觀。所謂國際、國內因素,包括了國內外的治理、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元的要素整合。
中國全球化發展,是從對外封閉的狀態,轉變為向國際因素借力,再進而融入國際體系增長國力,才具實力推展全球化戰略。所以,理解中國國力生成發展戰略,應從歷史發展去理解構成國力諸要素的成長與轉變。
事實上,中國經濟發展,大致可簡化成兩個階段說明,一是“市場要素形成”階段,二是“欲取得市場地位”階段。
(一)市場要素形成階段(1978-2000年)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0年入WTO前,這是中國轉變最艱難的階段,一方面必須面對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調整,另一方面,又防極左意識形態的羈絆,這也可以從官方的調整過程觀察出來。
1978年強調市場經濟是計劃經濟的補充;1984年形成大計劃小市場的開拓,計劃經濟開始鬆動,市場因素開始介入;1987年經濟改革,提出國家宏觀調控市場,市場調控企業;1992年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1997年將私有產權與公有產權一樣受到保障,且運用入憲方式確保,改革國有企業引進競爭機制,公司產權形成多元化發展;2001年允許私有企業主入黨,改變了工農代表意識形態;十六大後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策,持續向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改革調整。
從實體經濟發展來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便是有意引進國際市場力量進行內部改革調整。主要特徵便是外資引入,1984年14.10億美元,1992年開放政策明朗,外資入陸110.08億美元,1996年突破417.26億美元,直到2000年皆平穩在400億美元之上。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配合經濟特區的設立,外資引入成為經濟建設支柱,其所帶來的人才、資金、技術是改變中國經濟結構的重要動源,是中國經濟發展國際化的重要象徵。這個階段也是霍夫曼經濟發展買方市場形成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