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人集團主席、AIG集團副總裁Jacob Frenkel 在Gail的基礎上提出了幾個新觀點:第一,經過了危機以後,金融和經濟又一次兩重分裂;第二,經濟的重心轉向包括亞洲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第三,全球經濟失衡依然存在,中國調整失衡的重點應該是建設性地發展金融市場,而不是僅僅討論人民幣匯率的問題;第四,退出機制分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個層面,貨幣政策包括利率、央行資産負債表和收回,財政政策上更多的包括預算、遠期債務等等。美國在政府應該制定退出戰略,雖然並不一定要立即執行。第五,世界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也許老齡化的危機會是下一個危機的起點。
美國經濟復興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與工商管理教授Laura D’Andrea Tyson 對全球經濟走勢做出三個方面的判斷:第一,經濟刺激政策穩定住了經濟,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還需要進一步採取擴張財政刺激方案。第二,美國的財政狀况能夠持續,美元危機發生的概率不大,原因是美國會降低經常項目赤字,家庭儲蓄率會上升,結構性赤字會隨著經濟復甦逐步消失。第三,結構調整和經濟再平衡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美國經濟會保持穩定的、平衡的、低速的增長,這會對亞洲的出口産生很大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Stenphen Roach討論了全球金融危機對亞洲國家的影響。他認為:第一,本次經濟復甦面臨困難,原因包括:金融危機揮之不去、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同步性、美國消費的下降和亞洲的失衡。第二,引領世界增長的美國消費消失了,對於依賴出口和投資的中國,應通過改革建立一種新的模式,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改革傳統工業模式。第三,在討論亞洲和中國的增長模式時,我們不能依靠已有或者是以前的理論想法,而是要尋找自己的理念、思想、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