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歐元缺乏駕馭匯率的能力。歐元的匯率政策决策權模糊,關於建立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規定,歐元區的財政部長有權制定歐元匯率政策的總目標。但歐元區各國在匯率問題上意見不一,如法國喜歡弱勢歐元以促進出口,德國青睞強勢歐元以抑制通脹。此外,任何的外匯市場操作都不得不由歐洲央行來執行,而歐洲央行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其優先目標是保持物價而不是匯率穩定。這種匯率政策决策權的模糊導致歐元在匯率在大起大落時無所作為。與美國駕馭美元匯率的能力相比,歐元區只能被動接受匯率的波動。
回顧歷史或許可以給我們以啟示。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規模就已超越英國,但直到半個世紀後、經歷了兩場世界大戰,美元才取代英鎊的霸主地位。從美元取代英鎊的進程可以看出,貨幣地位沒有同國家相對實力同步改變,主要原因是“路徑依賴”,也有學者稱之為“歷史慣性”。也就是說,一個貨幣的霸主地位一經確立,世界就會習慣于使用這種貨幣,對它産生依賴,進而鞏固這種貨幣的地位。
從歷史經驗看,一種貨幣要取代霸權貨幣,必須以綜合實力全面超越為前提,以突破“路徑依賴”。二戰後,美元取代英鎊時,英國的國力已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不得不拱手交出貨幣霸權。而當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超越美國,更不用說全面超越。
由於沒有其他貨幣能夠取代美元,因此只要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不做根本性調整,美元霸權將會繼續。而新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目前還看不到希望,美元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被其他貨幣所取代。但金融危機加劇了美國實力的相對下滑,國際貨幣多元化趨勢加強,美元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統治將不如以往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