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導致中美在會談議題上的態度差異:中方重“虛”,美方重“實”;中方重感情,美方重利益。結果就是,此次聯合聲明對雙方的訴求都有關照,但也都有折扣。一方面,在諸如經貿、氣候、能源、地區安全等美國比較關切的問題上,達成的共識比較多,但在美國單方強調的人民幣匯率上,聲明並未涉及;另一方面,兩國關係增添了“夥伴”關係這一新內涵,但也未達到“戰略夥伴關係”的舊高度。
由此看來,中美關係的“底色”仍有待進一步改進。11月18日,在奧巴馬訪華的收官之作——溫奧會上,溫家寶總理再次強調了增強互信的重要性。溫總理指出,中美關係“互信則進,猜忌則退”、“合作比遏制好,對話比對抗好,夥伴比對手好”。從“夥伴比對手好”這一點來看,中方對“夥伴”關係的定位,顯然是有保留的。畢竟,將“夥伴”與“對手”相比,本身就說明了其局限性。
當然,也要看到,這次聯合聲明把提高戰略互信作為一個專門部分論及,並高度評價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意義。這似乎表明,雙方都有意進一步提升兩國關係的層級,並為此預留了“戰略”空間。中美關係下一步如何發展,顯然還大有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