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應當清醒的是,朝鮮之所以在20日的延坪島炮擊後保持克制,是因為意識到此前的行為促成韓國上下同仇敵愾,抱定了不惜一戰的決心,也就是說,韓國朝野義憤填膺的情緒成功地發揮了威懾效應。但反過來,如果韓國不見好就收,而是得寸進尺,那受到過度刺激後的朝鮮也會形成破釜沉舟、不惜一戰的決心。韓國則因為自己有過激舉措在先,而失去“不惜上戰”的勇氣。如此以來,雙方在心理博弈中的地位將會互換。不要小看這種心理博弈上的優劣勢,朝韓近年來很大程度上玩的就是這種心理較量的遊戲。
當然,我們注意到,韓國政府近來的一系列舉措很大程度上是受制於國內民意。朝韓交火一個月來,韓國民眾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據報道,在12月1日開始的新年度征兵中,韓國年輕人報名參軍的人數同比增長了37%。這一切無疑與半島局勢有關。但韓國政府應當清楚的是,民眾的“愛國熱情”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如果政府不加以引導,而是被其牽著鼻子走,並在對朝政策上劍走偏鋒,那不但維護不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反倒會貽害兩者。這無疑是背離了民眾初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