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中國民眾看不起甚至厭惡日本的原因,這更多的是一種“道德歧視”,而非“力量歧視”,也就是說,它源於日本在歷史上曾經對中華民族犯下的道德罪惡,而不是因為日本的國力薄弱。這與日本國民歧視中國的原因正好相反。當然,另一方面,現實爭端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民眾的這種感情。特別是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無視正義和法理,長期霸佔著中國領土釣魚島,甚至睜眼說瞎話,拒不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這些無疑都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厭惡心理。想當初,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訪中國”之際,日本在中國民眾中的形象是非常好的,事情發展到今天這一步,應當說與日本政府的不當作為直接相關。
儘管如此,從改善中日關係的角度來看,兩國民眾的相互歧視是應該逐步消除的。日本民眾應該尊重中國及國民,這是理所當然、不需要任何專門理由的——別說中國已經強大,說是中國弱小,歧視弱者也是不道德的。就中國國民對待日本的看法而言,也有需要反思之處。因為不管是日本當年對中國犯下的歷史罪惡,還是現實中的領土爭端,這都是日本政府的所作所為。而“小日本”這樣的稱呼,針對的並非某一屆或某一時期的日本政府,而是整個日本國家,歧視的物件也涵蓋了所有的日本國民,其中也包括像東史郎這樣的有良知和反省精神的日本國民。
誠然,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及其它相關問題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對此,我們要堅決地予以鬥爭。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以輕蔑的口吻稱呼日本及其國民的理由。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中日國民相互尊重是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的百年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