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之前,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已經出現了中產階層崛起的趨勢。2001年的全國調查表明中產階層的規模已經達到15%左右。而在2000年之後,中產階層崛起的速度在加快。根據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GSS)的綜合分析,如果按照中國中產收入標準為11800-17700美元/年(約合人民幣79945-119918元/年)的標準,中國中產階層的規模比例為23%左右,儘管如此,我國仍遠低於發達國家甚至是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為何沒有形成龐大的中產階級呢?
首先,在整體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擴大背景下,很難形成一個中等收入群體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近十年我國貧富分化日趨嚴重:從2000年開始,我國基尼系數已越過0.4的警戒線,並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達到0.48。目前,中國基尼系數為0.5左右,無疑已超過了國際上慣例的警戒線。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調查數據也同樣驗證了我國收入分配不斷擴大的現狀。根據數據顯示,城鎮居民最高和最低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1985年時的2.9倍,上升至2005年時的9.2倍,而目前這一收入差已達到驚人的20倍之多,貧富分化擴大造成中國社會“兩頭大,中間小”的塌陷。
其次,與要素結構密切相關。中等收入群體則主要靠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源要素獲得收入,但從我國的要素分配結構看,物質資本擠占了勞動和人力資本。一是生產率的提升得益於資本生產率的提升而非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因此初次分配中資本占比自然增加;二是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中西部地區尚處於工業化初期,在這樣一個工業化階段,資本收入占比的提升是一個自然的必然的現象。這種稀缺導致了資本相對於勞動的強勢,儘管以人均產出來計量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很快(得益於人力資本的提升),但資本相對於勞動處於強勢地位,實際上擠占了勞動率提升應得的那部分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