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和政黨結合在一起。有些政黨完全以種姓為基礎,即使是打著世俗主義旗號的政黨也或多或少打上了種姓的烙印。
在經濟方面:由於種姓制度把經濟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因此彼此接觸受到影響,他們大都考慮本種姓的利益。只對本種姓忠誠,缺乏民族同胞間的互助精神,非常不利於整個經濟的發展。而且還產生或助長了一些人的懶惰思想,缺乏奮鬥精神,限制、束縛了他們的創造精神與積極性的發揮。種姓制度一直對印度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在教育與科技方面:種姓制度的影響也已滲透其中。印度各地不僅有各種種姓文化協會,還有許多種姓大學,甚至有的大學中各系分別由不同的種姓把持。而種姓制度實行的種姓內婚制使印度青年擇偶範圍十分狹小,導致農村中近親結婚十分盛行,產生出大批畸形兒,極大影響了印度人口的素質。
種姓化政治的特點就是不斷分裂的政黨宗派。原本的種姓矛盾演變成了政黨間的矛盾,政黨之間的鬥爭往往表現為種姓之間的鬥爭。種姓政治給印度政治民主化進程造成了三大障礙:種姓政治不利於現代國家的整合,導致了政局動蕩,加劇了種姓衝突的暴力化。種姓政治嚴重影響了印度民主化進程。從而在印度政治發展進程中形成了“政治化的種姓”和“種姓化的政治”的奇特局面。因此,現代的印度政治實際上就是一種種姓化的政治。種姓制度已成為印度現代化前進道路上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長期以來,種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維護印度社會穩定的基礎。但與此同時,種姓制度也是瓦解中央集權的一把利劍,使得印度中央集權的政治難度在無法徹底擺脫種姓制度的前提下變得愈加艱難。
印度的社會結構雖然具有複雜多樣的特點,但是其中又有著基本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的載體就是印度獨特的、自成體系的文化。印度教不只是一個宗教或一個社會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雖然種姓制度造成了社會的分裂與相互隔絕,但種姓之間的衝突不會威脅到國家的統一。儘管印度教社會內部宗派林立,但所有印度教徒在基本信仰方面又是一致的。儘管各種宗教和種族有著不同的信仰、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但是印度文化的長期熏陶使印度社會的主流在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等精神特質方面和生活習慣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和基本的一致性。這就是所謂的“印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