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爭端既有歷史因素又有現實因素。1987年2月,印度在非法侵占“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中國領土上建立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多次嚴正聲明,絕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和所謂的“阿邦”,並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
中、印兩國已建立了中印邊境事務磋商與協調工作機制,在邊界問題上一直保持著暢通的溝通渠道。中、印兩國應共同努力,通過現有機制妥善處理涉邊事件,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真正促進中、印雙邊關係的深入向前發展。
隨著中、印兩國之間利益共同點不斷擴大,中、印兩國需要從全球與戰略角度來增進彼此間的相互理解與戰略互信,摒除相互制衡的地緣政治觀念,從根本上改變具有排他性的國家安全戰略,努力掃除兩國間經貿、軍事交流的阻礙性因素。中、印兩國應從戰略高度積極探索邊界機制化建設。建立高層軍事熱線和定期交流機制,進一步擴大基層兩國官兵交往層次,加強媒體溝通促成開放互信的軍事輿論氛圍,積極探索形成兩國軍隊間的多方位的定期演習機制。同時,積極構建保持中印邊界安全的應急機制:諸如建立邊界爭議地區軍事摩擦、衝突的應急預案和快速處理機制;建立邊界地區非軍事突發事故的快速處理機制;建立兩國邊界地區個別問題的媒體溝通機制等。
中、印共同崛起有利於保持兩國邊界安全。而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深入發展既需要中印邊界安全,又促進了中、印邊界的安全。但在地緣競爭越來越大的態勢下,中、印之間邊界問題隨著雙方的地緣衝突而波蕩起伏並被強化和擴大化。在國內政治和國際社會因素的影響下,中、印兩國之間的邊界爭議問題無疑成為影響兩國關係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印邊界對峙將成為一種常態,但不會走向失控與惡化的局面。儘管中、印邊界談判已進行了18次,但結果不盡人意。多年來,印度一直深受尼赫魯時期的歷史情結影響,其主要表現在無論核武器還是海陸空的演練,印度都是把中國作為其假象敵來進行。
邊界問題一直是影響中、印兩國關係的三大因素之一,邊界問題懸而未決成為中印之間信任缺失的根源所在,中、印雙方政治互信與溝通並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轉變。而且,邊界問題也成為印度媒體經常炒作的話題之一。
邊界問題與領土糾紛嚴重影響了中、印兩國關係的深入發展。邊界爭端也成為制約雙邊關係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中、印之間邊界安全事關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中、印兩國必須深刻理性地認識中印邊界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從戰略高度積極探索解決兩國邊界安全之道,當前,最迫切、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要尋求建立起互信的、多層次的邊界安全新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