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開展海域海岸帶整治修復。完善嚴管嚴控的制度體系;率先在海洋領域推行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嚴格填海項目論證、環評審查;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在全國建立了流域海域監管機構,整合了陸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近期,中國組織相關省份加強對環渤海區域海洋環境監測與海河入海監管整治及入海排污治理工作,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加大海域海岸帶、海島整治修復力度,著力推進“藍色海灣”、“南紅北柳”、“生態島礁”海洋生態重大修復工程。恢復修復濱海濕地面積,初步恢復了受損海洋生態系統,社會、經濟和生態效應明顯,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能力全面提升。
積極構建國家與地方相協調的監測機構格局,推進監測機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提升監測機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統籌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業務布局,制定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施方案,統一組織具有能力、資質的監測力量,實施監測,確保監測工作順利實施。
整合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建立統一監測數據平台,實現海洋生態環境信息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信息公開。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全球範圍內正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中國自1992年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一直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國政府堅持與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相契合的生態文明思想,實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著力促進生物多樣性在各部門和各領域的主流化;同時,通過加強生物多樣性研究和實施生態保護工程等措施促進生態系統有效修復和保護,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為國際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尋求解決方案提供了中國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