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宣布參選黨主席。 |
中評社台北3月18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蔡英文3月15日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她一席聲明“時代變了,我們所處的環境也變了,如果我們堅持活在過去,我們只會被世界淘汰”,給予支持者強大鼓舞。這場主席選舉是民進黨近年來最精彩的一次,外界高度期待有更透明的政策辯論,看民進黨要如何完成最後一哩路。
二年一次的民進黨主席選舉如今確立是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的“三國演義”,謝主張應舉辦兩岸政策辯論,蘇蔡迄今都沒有明確回應。我們認為,謝的主張是有道理的,根據民進黨3月13日發布的民調,有4成民眾對民進黨“逢中必反”表達不滿。問到哪個政黨的兩岸政策執行成果比較滿意?(民27.7%、國47.8%);較支持哪個政黨的中國交流態度(民31.4%、國45.7%);哪一黨的兩岸政策跟你比較接近?(民35.2%、國41.1%)等,民進黨全部都輸給國民黨。
台灣的公共政策當然不只有兩岸政策,但兩岸政策是上位政策,前述民調顯示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兩岸政策並未貼近民意,這也是民進黨無法重返執政的主因。黨魁選舉不是選美,當然要把政策攤開來接受檢視。儘管民進黨具主席投票權的合格黨員只有10多萬,但民進黨是台灣最大在野黨,大選得票率逾4成,換算人口數有上千萬人,其黨魁的政策主張動見觀瞻。
再回顧前幾次民進黨主席選舉,2012是五搶一,蘇貞昌、許信良、蘇煥智、吳榮義、蔡同榮參選,前後辦了三場電視辯論。2008蔡英文與尤清角逐,形同蔡一人參選,也有舉行政見發表會接受提問。相較於過去這二次不太會有意外的主席選舉,2014可說是民進黨近幾年來最激烈、最精彩的一次黨魁爭奪戰,不到最後不知鹿死誰手,正是如此更須要有透明的政策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