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澳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的進路
——關於習近平總書記港澳發展新思路講話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2-10 00:36:45


 
  2、善用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獨立關稅區地位獨特,是國家在改革開放中的重要憑藉。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作為獨立關稅區的香港,與內地屬不同目的地,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限制並不適用於香港。香港與美國的科技人才交流亦較內地容易,跨國外企與國際科研機構也相對信任香港制度。當前,中美已經在高科技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壓制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強化對華技術出口管制、嚴格審查和削弱中國企業對美國技術類企業的投資、併購等是美國在科技領域對華施壓,維護和鞏固其技術領導地位的政策重點。2018年5月和11月,美國國務院、國會先後威脅取消對香港的出口管制和給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在反全球化趨勢和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更應善用香港的獨特地位。中央應大力支持香港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科技合作,更多地在香港設立國家重要科研機構的分支,藉助香港的獨特地位提升國家科技實力。

  3、挖掘融入發展中的港澳動能。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其自身也獲得發展的新動能。香港、澳門將這種新動能與自身的優勢相結合,在全球化受到挑戰的時期可結合內地的融入發展來釋緩壓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要配合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澳門所長,也有香港、澳門發展所需,提供內地所長,兩者是相互結合。香港、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極大地擴大了香港、澳門發展的空間佈局,是香港、澳門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儲備。香港社會對香港與內地融入發展的認識仍存在很多誤區,包括內地吸引香港青年到內地就業、創業是否會掏空香港人才,香港的發展會否失去青年人才支撐;融入發展導致的包括“一地兩檢”等“一國兩制”實踐的不斷創新會否限縮“一國兩制”的內涵和範疇等。因此,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需要緩解香港社會對融入發展的疑慮,更要抓住機遇挖掘發展新動能。

  三、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

  “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過程中主要體現為國家統一的理論與實踐,香港回歸祖國後,隨著由憲法和基本法所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的確立和運行,“一國兩制”在香港就已轉變為國家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理應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包含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之中。②習近平總書記在“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中指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已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港澳同胞要按照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要求,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提高管治能力和水平。同時,大家要關心國家發展全局,維護國家政治體制,積極參與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港澳人士還有許多在國際社會發揮作用的優勢,可以用多種方式支持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香港、澳門既是國家治理的客體,又參與、貢獻於國家治理。支持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參與國家城市治理、議題治理和社區治理是香港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的四大路徑。

  1、參與國家全球治理。“一國兩制”的特殊制度令香港得以獨特身份參與全球治理,為國際社會提供了“香港智慧”。全球治理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解決全球治理赤字以及推動我國宣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都需要更多的“香港智慧”支持。以陳馮富珍為代表的一批國際化人才以專業知識、經驗和網絡參與全球和國家衛生治理,為該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可考慮支持優秀的香港專業人才擔任國際刑警組織、世界氣象組織等功能性國際組織的高管,支持香港的技術人才在國際金融、法律、會計等國際專業團體發揮作用,支持香港的醫療、公共衛生、城市交通等領域的管理經驗與國家的對外戰略相結合。

  2、參與國家議題治理。改革開放40年,以梁振英、史美倫為代表的專業人才大幅參與到國家議題治理,為國家多個領域的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2001-2004年史美倫到內地證監會工作加強證券行業監管的經驗今天仍適用。目前比較緊迫的國家議題治理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市場的金融風險管控和良性發展;會計、建築、測量、土地、法律、醫療、教育等專業領域的發展規範;依法治國的法律法規的規範;自貿區、自貿港的發展規範;稅收制度的改革與監管;反腐與廉政建設的深化,等等。可考慮在一定的議題和領域引入香港人才,參與到國家治理中,為該領域的發展提供香港視角。

  3、參與國家城市治理。香港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的重要方面就是參與大城市的治理。改革開放40年,香港發揮了重要的“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隨著內地城市從管理向治理的轉化,香港仍可以繼續發揮作用。滬港合作是香港參與國家城市治理的典型案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舉例“上海虹橋機場引進香港國際機場管理理念,短期內實現了管理水平躍升,被評為‘世界最快進步機場獎’第一名”。自2009年10月滬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來,該公司在價值創造、卓越運行、管理效率、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全面提升了虹橋機場的運行效率、服務品質和經營績效。滬港機場合作是一種機場管理外包模式,即將機場全部或部分業務的管理委託給有專業管理水平或資質的專業公司(機場管理公司)進行運營管理。根據滬港公司雙方股東共同確定的二階段合作模式的總體方案,滬港公司於2015年7月完成了組織架構的改革,突破了原有的“本部機關”+“託管基層單位”的傳統架構,按“客戶化、一體化、扁平化”的原則,完成了“職能支持部門”+“業務管理部門”的新架構,當年即在各方面管理效率上有了進一步提升。另外,2018年因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簽訂管理諮詢協議,委託香港機場管理局針對航站樓流程、商業規劃及航站樓管理等三方面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這種合作聯營的方式可在城市治理中進一步推廣。

  4、參與國家社區治理。香港的社區治理“精而美”,“港式”的精細化社區治理經驗為內地的社區治理提供了借鑒。比如上海普陀區萬里街道引入香港“OSM經驗”(現場管理系統,OnSiteManagement)為萬里社區帶來深度變革,為社區居民所喜愛。“OSM經驗”賦予社區治理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強大的功能,致力於建立覆蓋盲點和真空的治理體系,實現管理的規範性與創新性的結合,成就精細化管理,也使得治理過程更具透明性和包容性。

  四、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

  加強國際人文交流是國家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通過人文交流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互動融合和民心相通,為我國推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示範。定位為全球城市(globalcity)的香港,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全球城市定位,也包括人文交流方面的全球城市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中指出,“香港、澳門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要保持香港、澳門國際性城市的特色,利用香港、澳門對外聯繫廣泛的有利條件,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國家方針政策,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香港故事、澳門故事,發揮香港、澳門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香港、澳門處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交匯點、在新時代國際人文交流方面理應發揮重要作用。

  1、華人社會網絡。香港是眾多歸僑的聚集地區,據統計估計現時有大約30萬歸僑定居香港,這些歸僑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加地區,歸僑的社會網絡為加強、深化與這些地區的交流合作奠定了人文基礎。可發揮香港海外網絡的優勢,善用香港政、商、學、專業界等“名人”,透過“香港故事”在國際上反襯“中國故事”。

  2、國際社群網絡。香港有大量的外國人社群,包括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的大量外國人生活在香港,香港與這些國家的各種人文交流密切。美國駐香港總領館統計大約8萬多美國人生活在香港。香港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和企業在這裡工作、生活,從事貿易、金融和商務活動,很多外國人通過香港這個平台逐漸對內地、對中國文化、對中華民族有了更深的瞭解。加強對香港國際社群的研究,有針對性地藉助香港的國際社群開展國際人文交流,或可探索出一條國際人文交流的新路徑。

  3、文化延伸網絡。香港、澳門人文的交流、文化的互動呈現多元性。香港、澳門的開放水平和程度高,有利於其推動多層次、多面向的國際人文交流。香港的各種團體以及設在香港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頻繁,以香港的電影文化為例,可以看到其在全球的影響帶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香港可將與內地的人文交流和香港與國外的人文交流相結合,扮演國際人文交流網絡的中心角色。當前,美國通過大學教授委員會等非政府機構在內的多種途徑阻擾孔子學院的擴展,2018年甚至關閉了9所在美的孔子學院。與此同時,美國還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中國有關機構、企業等與美國大學、智庫、媒體等機構的合作,導致中美之間的國際人文交流受到衝擊。在這種國際環境下,更應注重藉助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渠道加強國際人文交流。

  註釋:

  ①“習近平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人民網,2018年11月13日。

  ②王志民:“把握‘一國兩制’新的定位正確處理六對重要關係——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香港工作的重要論述”,《求是》2018年第2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2月號,總第25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