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記者 廖梓達編譯報道)評論指出,普京自執政伊始就有意帶領俄羅斯人重振大國雄風,祭出民族主義大旗,風格強硬,一舉奠定其高企的國內支持率,也讓西方世界感到擔憂忌憚。在成功“收回”克里米亞後,普京更是人氣高漲,而西方國家在指控普京步步緊逼烏克蘭的同時,對其強硬態度似乎有些手足無措,除經濟制裁之外也沒有太多辦法。
近期,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境的活動愈發頻繁,還舉行了軍事演習,與此同時,報道稱普京也已被授權可向烏克蘭出兵。七國集團則在26日達成一致,準備對俄羅斯施加新的制裁。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約翰•巴拉索(John Barrasso)、約翰•霍文(John Hoeven)及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昨日也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聯名文章,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招,齊聲呼籲西方以硬制硬,應對挑戰。全文編譯如下:
我們最近訪問了挪威、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摩爾多瓦,這些盟國紛紛要求美國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及顛覆烏克蘭的行動採取更加強硬的即時回應。和我們一樣,這些國家也支持美國、歐洲及北約為普京最近的進犯行為制定對應的持久戰略,以作回應。可以說,俄羅斯的“黑色轉變(dark turn)”可謂有目共睹,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也已今非昔比,覆水難收。
冷戰之後,西方國家本對對俄關係寄予了厚望。為此,西方國家向俄羅斯提供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助其擺脫共產主義,實現轉型。同時,我們還建立了新的磋商機制,擴大了貿易往來。此外,北約也作出承諾,不會在新增成員國(主要指俄羅斯臨近的東歐國家)部署重大軍事能力。簡而言之,在考慮歐洲整體前景時,西方國家也將俄羅斯納入其中,將其作為實現歐洲自由與和平的一部份。我們至今依然相信,這樣的願景將會惠及所有相關國家。
可惜,與普京及其俄羅斯建立建設性關係的希望已經破滅。原本友好的競爭夥伴已經變成並不友好的對手。而且,普京不會放棄主導周邊主權國家的追求(尤其是他試圖以此鞏固其專制腐敗統治的國內基礎時),他也可能繼續與有意避免衝突的西方外交官耍把戲,以此鞏固既得利益,破壞美國與歐洲的關係,並為進一步行動爭取空間,拖延時間。西方國家的軟弱讓普京更加肆無忌憚,因此,也只有更加強大的西方力量才能讓他有所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