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網評:美歐聯手打壓中國大飛機項目注定失敗
來源:中國網 作者:朱瞻良(民航觀察員)
隨著6月16日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擱置波音與空客之間的補貼官司,長達17年的爭端終於告一段落。
然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終結了這場與歐盟和空客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之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歐將共同應對中國在飛機領域的投資,尤其是來自國有企業的投資。或許這才是拜登政府想要在布魯塞爾與歐盟的談判中所希望取得的成果:聯合歐洲對中國的大飛機項目中國商飛C919客機進行打壓。
作為世界民航市場的兩大巨頭,美國的波音與歐洲的空客各自占據著半壁江山。兩者幾乎壟斷了世界民航市場幹線客機與寬體客機中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俄羅斯雖然有著繼承自蘇聯時期的遺產,仍然保留著一定的民航機設計與生產能力,但已經無力與歐美競爭。但隨著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穩步推進,伴隨著2017年5月5日C919成功首飛,民航飛機製造業無疑又將有一個新的競爭者入局:中國商飛。
對中國來說,C919並不是首次嘗試製造的大飛機。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飛廠就製造了運十飛機進行國產大飛機的嘗試。然而運十因種種因素最終下馬,而主要原因則在於當時中國經濟及技術基礎薄弱,無法支撐起一個大飛機型號。而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又開始了對大飛機的再次嘗試。而這次中國的航空製造業已經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主持C919項目的中國商飛也是源自昔日運十項目的上飛,而且在C919之前已經有了ARJ21的經驗。30年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無疑給大飛機項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堅定的國家意志又使得C919在面臨重重困難時披荊斬棘不斷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