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時報》報道截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美國第七艦隊11月1日對外發表“康涅狄格”號核潛艇事故調查聲明稱,該潛艇在南海水域相撞的物體是“未知的海底山”。美國媒體隨後對該潛艇“撞山”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美軍核潛艇以“隱形”狀態在進行航行是一項挑戰,還援引專家的話強拉硬扯,認為這是因為“南海太淺”。
美國《軍事時報》11月4日報道稱,單艘造價高達30億美元的海狼級核潛艇被認為是美國海軍最強大、最先進的潛艇之一。雖然美國海軍尚未解釋這起“撞山”事故是如何發生的,但有前美國海軍潛艇艇員和美國地區專家表示,在任何情況下,想要以不被發現的狀態駕駛潛艇都是一項挑戰。
“你沒有窗戶,看不到外邊,”曾在美國潛艇上服役25年之久的布萊恩·克拉克這樣說。“(這就像)你在黑暗中開車,對眼前發生的事情並不清楚。”
這名美國潛艇專家說,考慮到南海的淺海深度和崎嶇的地形(包括海底峽穀和山脈),“康涅狄格”號在此執行任務可能更加困難。
報道稱,美國海軍尚未解釋這艘神秘的潛艇遭受到了什麼樣的破壞,但這組織迫使其上浮出水,“一瘸一拐”地返回關島進行維修。儘管美國官員們表示這艘潛艇是在國際水域作業,但事發時它在南海具體做些什麼尚不清楚。
克拉克表示,如果當時“康涅狄格”號核潛艇試圖保持未被發現的狀態並依賴所謂的“被動聲呐”來監聽海洋生物或是其他障礙,它就會失去一些感知能力。“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你不會想暴露自己的位置,”克拉克說。“但這會讓你的操作受限。”
克拉克解釋說,海狼級核潛艇配備有主動聲呐系統,可以進一步幫助艇員了解水中的情況,但使用這種裝備會讓他們失去隱形能力。而在其他環境中,比如北極,潛艇經常會使用主動聲呐,因為撞擊冰脊的風險要比被發現的風險更大。而被動聲呐的探測能力依靠的是潛在的障礙物發出的聲音,但海底山脈不會發出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