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主席、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何建宗(中評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記者 張心怡)由香港青年聯會舉辦的“活力與機遇 共建美好灣區”青年分享會昨日在香港公開大學舉行。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主席、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何建宗現場聆聽分享會後對中評社表示,港青應認真研究“十四五”規劃,並從其中找到自身發展空間。他希望未來大灣區內專業互認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帶動香港人到內地發展的意願。
“我最大的感受是‘十四五’規劃並不是那麼遙遠,它不只是國家的規劃,香港的規劃,更是香港青年的規劃。”何建宗說,大灣區有九個內地城市,各有特色,對產業和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樣,香港青年應該仔細閱讀“十四五”規劃的香港部分以及大灣區各個內地城市的最新政策,找到自己發展的空間。他提到,最近廣東人社部發出了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為不同行業的青年朋友帶來機遇。
何建宗談到,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此前開展了“內地港澳青年學生之家”項目,支持在內地讀書就業的香港年輕人。通過各方面的實踐發現,雖然現在香港律師可以到大灣區考試並執業,但是醫科、工程、建築、會計等專業的內地畢業港生,在香港執業還存在各種障礙,希望未來大灣區內專業互認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從而帶動香港人到內地發展的意願。
何建宗亦提出通勤模式的大灣區融合發展概念。他表示,香港與內地有多個口岸,通關後可以鼓勵香港年輕人在深圳居住,香港上班,或在香港居住,深圳上班,每天通勤來回深港兩地。蓮塘口岸落成以後這種通勤模式完全可以實現,特區政府可以通過推出便利通關、交通補貼等措施去具體落實。
“很多香港人覺得深圳某些區域居住成本相對較低,就可以往返兩地通勤。如果在深圳工作的港人顧慮環境不夠熟悉,也可以在香港居住。”何建宗認為,這種通勤模式是比較實在且接地氣的一種融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