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日前,北京高院綜合過去一年來涉毒案件的審理發現,如今毒品犯罪手段更加隱蔽,如通過快遞、“閃送”等物流渠道運輸毒品。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公開案件發現,利用“閃送”快遞等運送毒品的犯罪分子大多會將毒品偽裝。“閃送”方面6月21日回復北青報記者稱,“閃送”已經與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門合作,進一步加強對違禁品的防治工作。司法部門建議快遞系統完善實名制以及收件驗視制度。
2018年,北京市朝陽法院判決了一起男子利用“閃送”多次販毒的案件。按被告人何某的陳述,他跟毒友是靠微信聯繫,用“閃送”交付毒品。
這不是北京判處的唯一一起利用“閃送”運毒的案件。當年6月,海淀法院判處了一起利用“閃送”販毒的案件,被告人張某龍販賣甲基苯丙胺100餘克,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辦案民警在快遞員的指引下,於2018年1月3日13時許到達攬件所在地樓下蹲守,後發現與快遞員描述的面部特征相似的人,隨後民警將被告人張某龍抓獲,並從其上衣口袋中起獲可疑晶體物九包,經鑒定檢出甲基苯丙胺(冰毒),淨重9.55克。後民警從被告人張某龍位於通州區的居住地處起獲可疑晶體物十包,經鑒定上述可疑晶體物中有兩包檢出甲基苯丙胺(冰毒),淨重94.07克。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靳學軍在6月21日舉行的“北京市2019年禁毒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全市三級法院一、二審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1127件,同比增長10.9%。
從案件審判情況來看,北京市毒品犯罪呈現五大特點。其中,毒品犯罪手段更加隱蔽。販毒活動逐漸從“人貨合一”轉向“人貨分離”“錢貨分離”的方式。聯繫方式由電話轉向運用微信、QQ等網絡通訊工具進行,運輸方式也大多通過快遞、“閃送”等物流渠道實施。
毒品犯罪鏈上游團夥化、下游“零包販毒”成為常態。上游犯罪集團內部組織嚴密、成員固定、分工明確,下游微量化的零包販毒越來越突出,不斷向各類人群滲透。
事實上,在運毒這一問題上,很多配送員、快遞員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犯罪分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