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11城用上“團購”藥 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2%
眼下,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正在試點實施。
3月18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了國家“4+7”城市集采中選藥品的第一張處方。處方中的乙肝用藥恩替卡韋為“4+7”中選品種之一。該藥新售價為17.36元/盒(28片/盒)。而在這一新政實施之前,恩替卡韋的原研藥品價格為175.68元/盒(7片/盒)。
這張處方的誕生標誌著“4+7”城市藥品帶量採購和使用試點落地,進入了臨床使用階段。這次帶量採購以4個直轄市和包括西安、廈門、沈陽在內的7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作為集中採購主體,它們在藥品集中採購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其目的是以量換價、降低藥價和醫保控費。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4月1日,11個試點城市已經全面啟動。截至4月14日,25個中選品種在11個試點地區採購總量達到了4.38億片支,總金額為5.33億元,完成約定採購總量的27.31%。
藥品質優價廉
4.38億片、5.33億元……談到帶量採購試點以來的情況,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這些數字超出了預期,中標藥品的質量和供應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超出了預期,有關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實,如醫保的預付、醫院使用及回款等。
從試點效果來看,試點地區腫瘤、乙肝、高血壓、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用藥獲得了質優價廉的藥品,醫療費用顯著下降。
“4+7”中標地區用的中標藥品總體平均降幅52%,單個藥品有些降幅達到96%。試點前,不少人擔心醫院會不會用這些中標藥品。陳金甫認為,現有的試點情況消除了大家的擔心。在他看來,“4+7”試點的完整解釋是招標採購和使用試點,就是說採購後臨床得用,也確實能適用於醫院的臨床使用。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國每年因惡性腫瘤導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元,其中肺癌病例最多。此次集中採購試點中,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降價幅度達到76%,首次出現“專利懸崖”現象。該藥進入醫院後,不少患者發現藥價“跳水”,還能醫保報銷,經濟負擔大大減輕。
這一方面是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說明確實存在著藥價虛高。記者了解到,目前有患者因降價後的藥價便宜懷疑是假藥。對此,陳金甫表示,藥價低不是因為質量問題,是因為新的改革措施把價格虛高的水分擠掉了。招采後的藥通過了質量一致性評價,質量是可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