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17日報道稱,國務院新聞辦17日發表《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這是國新辦在9月29日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之後再次發布人權類白皮書,亦是內地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以來,首個有關減貧的白皮書。
白皮書稱,中國的減貧行動是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最顯著標誌。內地專家表示,“減貧”一直是中國人權類白皮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亦是中國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務。他說:“我們現在集中搞全面脫貧、精准扶貧,從人權角度來講,扶貧就是人民生活水準權利保障的基本要求。”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健表示,部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人權事業存在理解上的差異,中國把人的全面發展和潛能的實現作為人權保障的重要支點。
常健說:“僅僅擁有個別名義上的權利,並不是人權保障的真正目的。中國政府把生存權、發展權放在非常核心的位置,不僅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權利保障,也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扶貧,使貧困人口真正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這是中國在人權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亮點。”
另據路透社10月18日報道,作為中國利用市場力量與貧困作鬥爭的戰略計劃的一部分,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51家企業集團首次啟動了首期募資達122億元人民幣的基金,投資於中國的最貧困地區。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7日在其網站上說,三峽集團、國家電網、國投公司等計劃逐步將基金規模擴大到1000億元。
報道稱,中國的目標是從2016年開始每年減少1000萬貧困人口。
據官方新華社報道,該基金將投資於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
基金重點支持的地區包括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還有“革命老區”。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