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工程院士:用大數據建立公共應急衛生管理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0-02-29 00:09:11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2月29日電(記者 徐夢溪)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28日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期間介紹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表示,我們應該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一些新技術,致力於公共應急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

  吳曼青指出,此次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支撐抗擊疫情的有關工作。前期基礎電信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聚焦一些重點地區、重點省份,特別是聚焦關鍵時間節點提供了人員的流動信息以及疫情態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建立了風險人群感知大數據平台,用於對疫情發展發展趨勢的分析,研發了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其實我們每個人只要輸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密切接觸者。我也關注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發了重點醫療物資的保障調度平台,極好實現了保障和調度的有效性和實時性。我們看到海康威視、百度、曠視以及雲天勵飛等等,他們研發了各種各樣的紅外測量設備,包括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可以快速識別誰是發熱後患者,這樣有效地增加了流動的速度,提高了一些效率。

  吳曼青指出,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研發了人工智能的輔助診斷的手段,提高診斷效率。整體來看,大數據技術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發揮了特別積極的作用。我們昨天關注到央視網做了一個直播叫“為天使護航”,講的是用智能無人投送系統在武漢,特別是在金銀潭醫院以及重慶地區開展了一些無人的非接觸式的物資的投送工作,減少投送的風險。我們還看到了一些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免費的算力,支撐藥品的篩選以及病毒疫苗的研發,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探索。

  “大家也都很關注病毒的溯源,其實大數據技術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吳曼青說,當前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利用大數據技術支撐復工複產的各項工作,主要是要支持復工複產目前的態勢、人員的流動情況、物資供需的對接,用工對接,以及運輸的調度,我們想要做實做細做落地,落實好總書記分區分級精准復工複產的指示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碰到了數據共享交換難的問題。當然我們更多地看到了大數據技術在服務社會治理方面的巨大潛力和我們努力的方向。

  吳曼青強調,下一步,我們還是應該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一些新技術,一方面支撐疫情防控,一方面支撐復工複產,從長遠情況來看,我們應該進一步致力於公共應急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在這方面發揮更多的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