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據新華網報導,審計被稱作“經濟體檢”,是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2022年,審計工作取得哪些成效?2023年,審計工作又有哪些重點任務?
在日前召開的2023年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侯凱表示,審計工作要始終立足經濟監督定位,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推動經濟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聚焦主責主業,錘煉“看家本領”
作為宏觀調控重要“工具箱”,審計的主責主業是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形象地說,審計就是國家財產“看門人”,財政資金“守護者”。近年來,審計機關始終把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審計作為“看家本領”,不斷加大對國家“錢袋子”的審計力度。
數據顯示,5年來,全國共審計44萬多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萬多億元,健全完善規章制度5.8萬多項。其中,2022年1至11月,共審計單位5.3萬多個,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4010多億元,健全完善規章制度1.4萬多項。
對於這樣一份“成績單”,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認為,多年來,審計機關立足經濟監督的定位,不僅加強對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落實和重大項目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監督,還注重揭示問題、防範風險,較好發揮了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審計在財經領域打假治亂具有先天優勢和獨特作用。”侯凱說,今後要繼續加大力度,著力揭示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切實保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財經領域的貫徹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