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抓緊時間整理記錄實驗數據、定時定點做好澆水工作、把苗木種子預備好……”立春時節,在青海省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黨的二十大代表、林科所所長張錦梅一邊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一邊向同事叮囑著開春後工作的注意事項,“青海的春天來得比內地晚一些,但植樹造林要趕早”。
在附近的大田內,棵棵青楊、青海楊幼苗正茁壯成長。“等天氣暖和些,這批苗木將被移栽到高原地區用於綠化建設。”扎根高原林業一綫30餘年的張錦梅坦言,繁殖培育出青楊、青海楊等高原適生樹種,用於青藏高原城鎮綠化,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青海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長期以來,受限於本土植物品種、數量較少,青海用於綠化的苗木品種多從外地引進,在經過引種、栽培、馴化,驗證適應高原特殊氣候後,才能推廣種植。
由於缺乏有效規劃,引進樹種“多、亂、雜”問題逐漸顯露。“有的高大茂盛、有的低矮枯槁,看上去亂七八糟。”張錦梅將這種現象形象地稱為“四世同堂”。而更令她擔憂的是,青海一些地方曾引進北方地區大量種植的河北楊。但由於青海土壤熱積溫不够,導致河北楊剛種下去時成活率高、樹形優美,不到三年就大面積生病死亡。
在“三江之源”建設“綠色長城”,究竟應該從何下手?張錦梅通過不斷實踐試著給出答案。
相較於一年一茬甚至多茬的農業育種,由於樹木生長慢、育種時間長,林業育種的育苗、試驗環節,一個周期至少要3至5年,甚至更長。尤其是在青海,要求樹種能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夏天熱不死,冬天凍不死,春天旱不死。“有時林業工作者辛苦一輩子,可能也選不出一個良種。”
作為青藏高原的本土樹種,抗旱耐寒防沙的青海楊成了賦綠高原的首選,但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處於瀕危狀態。2008年夏天,得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巴隆鄉的楊樹溝還有一片天然青海楊,張錦梅和同事立即動身前往收集枝條。找到零星散布的青海楊後,張錦梅趕忙做標記、采種條、采花序,連夜將枝條帶回西寧。
采集枝條是第一步,後續要經過3輪無性繁殖扡插,選出優勢種苗,再進行區域栽種對比,待成熟開花,才能選出良種。“一切順利至少要8年,開展花粉雜交的有性繁殖,至少還得再等5年。”張錦梅說。 |